天涯书库 > 鬼喘气 > 第382节 >

第382节

  薛安说:“可是现在不是春天。”
  毕利尔也表示不理解,他扶着薛安,说:“薛大哥,我们还是趁着狼群不在,天没有黑,赶紧回去吧。”薛安看着眼前坚强的少年,可能觉得自己一个成年人,不应该让一个小孩子这么照顾,于是强打起精神,两人拖着三愣子的尸体往回走。草原大漠长大的孩子,有一套辨别路途的方法,他们在沙漠里从来不会迷路。
  但没走几步,前方的沙丘处,猛然窜出了一头头黄色的沙狼,在沙丘尽头处形成了一条弧形的包围线。
  薛安和毕利尔停下脚步,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往后退,情急之下,三愣子的尸体也掉在了地上,却已经没有办法再去弄起来。二人手无寸铁,步步后退,狼群却步步紧逼过来,领头的是一头毛色黄中带白的老狼,这样的狼,往往拥有极高的智慧。在老狼旁边,是一头健壮的,毛尖发赤的成年狼,赫然就是昨晚袭击他们的先锋狼。
  此刻,先锋狼的眼睛是正常的淡黄色,完全看不到昨晚那诡异的绿色眼珠子。
  这时,随着头狼一声狼嚎,包围过来的狼群立刻加速,毕利尔和薛安拔腿就跑。好在之前的距离相隔比较大,再加上那个年代的人体力好,速度快,因此一时半会儿没有被狼群追上。
  但人跑的再快,毕竟跑不过狼,没几下,双方的差距便越来越小,眼瞅着就要被发现了,毕利尔眼尖,发现不远处的沙丘上,有很多凸出来的建筑,残埂断壁,在黄沙中半隐半现。
  由于二人正跑到沙丘高处,因此干脆一闭眼,直接往下滚,便直接滚到了那片残埂断壁之中。那些狼群则一路追下来,二人情急之下便往遗迹深处钻,由于有了遮挡物,因此一时间安全了许多。
  毕利尔心想,我们被这么多狼群包围,想凭自己的力量出去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拖延时间,等待救援。毕利尔所在的草原有驯鹰的传统,他猛地冲鹰打了个哨子,天空盘旋的雄鹰便赶回去报信了。
  二人顺着一面黄色的高墙爬到顶端,狼群不善于爬高,因此暂时安全下来。一群沙狼围在土墙下虎视眈眈,时不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声。薛安和毕利尔紧紧依靠在一起,由于土墙狭窄,也不敢乱动,担心会摔倒下去。
  望着周围从黄沙中冒出头的一片残埂断壁,薛安问毕利尔这是什么地方,以前是不是有人住过。毕利尔摇头说不知道,这里已经属于腾格里较深的地方,牧民们基本上不会没事儿跑到沙漠里来,最多也就是在黄沙和草原的交界地带活动,因此这里会出现一些人类活动的迹象,毕利尔也觉得很奇怪。
  薛安想了想,分析说:“这周围没有水源、没有绿洲,根本不适合住人,估计这应该是一片古代文明的遗址,当然,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二人只是尽量让自己安全一些。”
  狼群是很有耐心的狩猎者,它们守在遗址周围,盯着高墙上跨坐着的两个人,不骄不躁,步伐悠闲,仿佛在看两个跑不掉的盘中餐一样,这种感觉十分糟糕。
  薛安和毕利尔就这样躲在上面,一直到了夜晚,狼群按耐不住了,开始焦躁起来,而事实上,一天一夜水米未尽,薛安两人的身体也变得十分疲惫,浑身虚软,在黑暗中几乎摇摇欲坠。
  坚持了一夜之后,第二天狼群终于放弃,先是散开,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狼群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狩猎时拥有很多战术,比如伏击和引诱。蒙古人了解狼,见狼群离开,毕利尔阻止了准备下去的薛安,两人又蹲在墙上等了两个多小时,而这时,大漠上狂风渐起,吹得黄沙如烟,让人难以睁眼,直到这时,二人确定郎群没有躲藏在周围后,这才放松神经,猛地从从方栽倒下来,跌入了黄沙中。
  二人已经口感舌燥,没有能量补充的身体,软的跟煮烂的面条一样,这样的体力,根本没办法走回去,甚至这一刻,二人站立起来双腿都虚软的在打颤。走是没办法走了,再加上风沙太大,迷得人睁不开眼,吹的人摇摇欲坠,无可奈何之下,二人只好找了个背风处的墙角躲了起来,等待‘海子’带人来救援。
  海子是薛安对毕利尔驯养的大鹰的称呼,鹰中以海东青为贵,海东青,即肃慎语“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毕利尔很重视自己的大鹰,因此叫它海东青,薛安则顺势叫它海子。
  毕利尔毕竟年纪不大,安全下来,便缩在一旁,眼睛一闭便不省人事。
  薛安担心会有危险,即便疲惫不堪,也不敢入睡,一直一直掐着自己的眼皮儿,让它睁起来。外面的风越刮越大,在黑暗中发出呼呼呼的声音,薛安觉得已经听的有些耳鸣了,就在这时,这呼呼呼的风声中,忽然夹杂了另一股独特的声音。
  刷……刷……刷……
  薛安觉得不对劲,强撑着身体站起来,在黑暗中眯着眼往外看。此刻是黑夜,又没有照明光源,唯一可以借用的,便是朦朦胧胧的月光。就着月光,薛安猛然发现,遗址旁边那个原本就很巨大的沙丘,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隆起,变得更高,黑暗中,如果一座巨大的山。而这座山,正像被推涌的海浪一样,朝着这片寄身的遗址罩过来!
  在那一刻,毕利尔自己仿佛也感受到那股力量所带来的威胁,因此猛地醒了,在他还没瞧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整个人被薛安扛在了肩膀上往外跑,速度非常快。
  按理说,当时的薛安是没有这样的体力的,但或许这就是人在危机关头潜力的爆发,那一刻的薛安跑的比任何时候都快。而当时还十分虚弱和刚刚睁眼的毕利尔,对于周遭的一切,都处于一种混沌之中。
  紧接着,毕利尔忽然觉得自己被高高的抛飞了出去,在空中划过一个悠长的抛物线后,重重的摔倒在了沙地上。这一摔够呛,人直接晕了过去,晕过去前最后一点意识,便是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由黄沙组成的黑影。
  比利尔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早上,周围的高低起伏的沙丘,经过昨夜的大风沙以及完全消失了,极目望去一片平坦,而原本处于低洼地的遗址,也已经被黄沙给覆盖。
  薛安不见了。
  毕利尔回忆起昨晚的情形,立刻意识到,在沙丘朝着遗迹拍下来的时候,他被薛安大力抛了出去。
  望着眼前的沙漠,毕利尔难受极了,虚弱的身体让他无法行动,只能趴着地上流泪。他想,薛安肯定被黄沙给埋住了,而自己或许也活不了多久了。思来想去毕利尔都无法明白,昨晚的一幕是怎么回事。
  后来薛安才告诉他当时的情况,但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当时沙丘会忽然隆起来。
  当然,薛安并没有死,没过几个钟头,毕利尔听到一声鹰啸,是他的海东青来了,远处,还跟着前来救援的人马。在众人的搜救下,竟然将薛安也找到了,但离奇的事,他与事发地点,也就是当时遗址的所在地隔了很远,如果不是海东青报信盘旋不去,救援的人也根本不会去那一片找。
  好在没有造成什么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这件事情很快便揭了过去,但毕利尔永远记得,在那个沙丘巨大的黑影罩过来的时候,自己被那个人高高的抛了出去。
  第440章 变脸
  事后,薛安跟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变得很忧郁,心里似乎压着什么事,毕利尔询问过它后来的事,薛安只说不清楚,因为他也晕过去了。当时毕利尔没有多想,因为他还小,只是成年后回想起来,再回想起薛安后来在性格上的变化,才觉得当时的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听到这儿,章文问道:“会自己隆起来的沙丘?真是奇了怪了,难道他们当时寄身的遗址,就是尧方古国的遗址?”
  欧阳萱说话时一直看着颛瑞,目光晶亮,其中的爱慕之意不言而喻,不过颛瑞似乎对她没什么兴趣,我观察了会儿,下了结论:这两人不合适,性格上差太多了。
  欧阳萱看起来活泼机灵,天真可爱,颛瑞则永远是一副四平八稳的模样,不是哑巴那么冷酷的人,但也绝对算不上热络人,和欧阳小美女到是不般配。
  这时,便见欧阳皱了皱鼻子,说:“更奇怪的事情在后面呢。”她接着往下讲。
  却说薛安那次之后,性情便发生了一些改变,显得很是忧郁。但更奇怪的事情再后面,那是沙漠事件发生的两年后的一天,那段时间在政策的号召下,草原上兴起了打狼运动,狼肉狼皮都能换钱,可以说是狼群的末日,现如今草原上难见野狼,和当年那场打狼运动有非常大的关系,草原上的狼几乎被打光了。
  在聚集点,帐篷外面有一个木头搭建的台子,上面晾着一张张狼皮。半夜里忽然下雨,帐篷里的人连忙起来收皮子,这不是什么打活计,因此毕利尔家也就他起来。
  当时趁着雨收皮子的很多,收完就躲回帐篷里了。毕利尔的父亲是草原上有名的神枪手,用猎枪,射弓箭都很在行,毕利尔继承了他的箭法,上阵父子兵,因此收获很丰富,是最后一个收完的。
  说到这儿时,毕利尔老人还感叹说,早知道现在没有狼,当初就不打那么多狼了,草原上没狼,兔子和沙鼠这些动物少了天敌,大量繁殖,将草都啃秃了,使得好好地草原,这几十年前,很多地方都被沙漠给覆盖了。
  大部分的人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止是草原上的狼消失了,还有很多物种,正在一步步被人类逼向绝路。当然,现在后悔没有用,或许只有等到人类醒悟的那一天才会开始挽救,只是不知到时候还来不来得及。
  毕利尔一家,当时是以此为荣的,他们打的狼又大又多,皮子品相完好,一张搭在手上就沉甸甸的,因此毕利尔比别人收的都慢。当他收完最后一张狼皮时,忽然发现,在闪电照亮世界的那一瞬间,一个瘦弱的背影在雨夜里朝远处走去。
  那步伐不紧不慢,完全没有正常人在大雨中急行的感觉。
  蒙古人身形一般健硕,从那消瘦而熟悉的背影中,毕利尔判断出那是薛安。他和薛安关系很好,再加上薛安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因此一直将薛安当成救命恩人,即便后来薛安性格有些变化,毕利尔也很喜欢和他在一起。
  这么晚,薛大哥要去做什么?
  眼瞅着大雨倾盆,薛安不带雨具,显得十分古怪,毕利尔立刻将狼皮收起来,带着雨斗追了上去。
  那时候用手电筒的都很少,更别说草原上了,再加上大雨无法点火把,因此毕利尔只能靠着闪电的光芒追上那个时隐时现的人。转眼,两人离蒙古包都有些远了。毕利尔加快脚步,绕到了薛安全面,正打算开口,然而,在看到薛安面容的那一瞬间,毕利尔吓的晕了过去。
  因为他看见的,不是一张人脸,而是一个酷似狐狸,脸上长着毛的尖嘴脸!
  毕利尔虽然不是胆小的人,但是乍然看到这一幕,还是吓的够呛,晕了过去。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睡在自己的毡子上,周围的一切并无异样,昨晚的情景,似乎是做了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