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解密天机档案 > 第179节 >

第179节

  “没有。”邝海阁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些跟我爸之间的事。
  邝海阁从最早开始,就是我爸很信任的一个人,他的性格就是那样,不好接近,但一旦认准了你,就算把命搭上也没有怨言。我爸跟邝海阁的关系很好,他尽力不想让两个人的关系变成上下级,而是成为一种类似朋友和伙伴的关系,不过邝海阁很懂规矩,也很有分寸,从来不敢托大。
  他说,我爸从未对他有过杀心,反倒是很久之前,在一次行动中为了救邝海阁,我爸受了很重的伤,肚子里的肠子都露出来了,在荒郊野外被人抬了三天才抬出山。
  听到这儿,我忍不住就朝李富生看,这个事情,李富生应该是最清楚的,但是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好像根本不关自己的事,也没有开口的意思。我又望向邝海阁,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不能说的事情宁可不开口,也不屑于撒谎。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搞的?多吉和邝海阁如果都没撒谎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
  我想了一会儿,就想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断,这个推断的前提要建立在有两个郑立夫的基础上,很多线索都证明,在过去,很可能真的有两个郑立夫,一个活到了现在,另一个,在边境线上被击毙了。
  多吉解读年轮石记忆时,有个缺陷,那是强行解读的,注定不完整,也无法洞悉记忆里的细节,没有细节作为辅证,他很可能会把两个郑立夫做的事情混淆。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哪个被击毙在边境的“郑立夫”,当初要杀邝海阁。
  “我暂时不怀疑你的话。”我又看向邝海阁,道:“我问你,很早之前,你们在边境上击毙的那个人,是谁?”
  邝海阁的眉头一下子就皱起来了,因为他估计没想到我会知道这件事,当时参与击毙事件的人不多,而且都不可能外传。
  “告诉我,你们击毙的人是谁?”
  邝海阁不说话,我急了,加重了语气追问。这时候,李富生过来打圆场,对我道:“他既然不说,就是不能说的事,不用为难他。”
  “你们两个都知道这个事!”我甩开李富生的手,呼的站起来道:“瞒着我,想干什么!?”
  李富生还是静静的看着我,邝海阁却好像很在意我的情绪,他看看李富生,嘴皮子动了动,想说什么。但是李富生摇摇头,慢慢站起来,道:“我告诉过你的,在你没有相应的思想准备还有承受能力时,知道一些事情只会给你带来压力和负担,你应付不了。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你应该懂,喂的太多,你会撑死,循序渐进才是正路。”
  他们两个刚才在那边商量了那么久,就是在商量着怎么瞒我?一件事情,说一部分,瞒一部分,他们居心何在?
  想到这里,我的情绪就异常的激动,脑子一热,甩手就想离开。但一想到自己脊背上那双黑色的眼睛,我又缺乏离开的勇气,我实在搞不懂李富生究竟在搞什么,可是解除鬼影诅咒,只能靠他,我不得不忍耐一点。
  但我的性格就是那样,城府不深,心里一不爽就带到了表情上。李富生劝了几句,我更加烦躁。他突然就有点火,问道:“你就算知道了一切事情,能怎么样?你能改变发生了的事?还是能创造一个你理想中的未来?你想尽办法要弄清楚来龙去脉,只是单纯满足你的好奇心,等你知道了以后呢?你要怎么样?”
  “就像你说的一样,我随时都可能死!死于诅咒!或者被别人弄死!”我冲他叫道:“我想做个明白鬼!不行吗!”
  “算了。”邝海阁也跟着摇摇头,对我道:“你想知道的事,我告诉你。”
  “那你说!”
  邝海阁的嘴唇又来回动了动,李富生就火了那么一下,这时候镇定下来,他没有阻拦邝海阁,自己走到了一旁,坐下来抽烟。邝海阁让我平静平静,有什么话慢慢说。
  足足有两支烟的功夫,我们三个人都没说话,沉默总是要打破的,我丢下手里的烟头,问邝海阁道:“我爸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被复制的?”
  “复制?”邝海阁不易觉察的愣了一下,他反应非常快,愣也就是一瞬间,随即,他就反问我:“什么意思?”
  我心说邝海阁的心里难道根本就没有“复制”这个概念吗?否则他怎么会不理解我问话的意思?我也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还是伪装出来的,接着就问道:“你不懂复制的意思吗?那你们在边境上击毙的人是谁?他跟我爸不是一样的吗?你别说你不知道或者没见过。”
  我尽管有点急躁,但还是耐着性子跟邝海阁讲了一点关于复制的事,其实解释起来不费力气,邝海阁不笨,更重要的是,我们眼前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我告诉你,一号只有一个。”邝海阁道:“在边境上被击毙的,是另一个人。”
  “是谁?”
  “他叫孙万华。”
  “孙万华?”我道:“你确定?”
  “确实叫孙万华。”邝海阁解释道:“我没有什么证据,部队上的人事档案,尤其是西海河工程技术人员的个人档案,没办法拿到,我知道你可能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你接着说吧。”
  邝海阁第一次见到孙万华的时候,已经是西海河工程进行了一年之后的事了,当时我爸让他到三台河子以领取机组配件为由,去见了孙万华,交给他一些东西。在见到孙万华的那一刻,邝海阁惊呆了,他甚至产生了疑惑,怀疑是不是我爸故意逗他。因为他真的没有见过那么相像的两个人。
  那个孙万华待人很冷淡,看见邝海阁发愣,顿时就皱起眉头,问他有什么事情。邝海阁从惊讶中惊醒了,连忙把东西交给了他。孙万华拿了东西就走,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
  “他跟一号非常的像,如果不是我这种天天跟一号在一起的人,可能会混淆不清。”
  但是像归像,总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孙万华和我爸的区别,在于性格,而且从外形上来说,也有一丁点不同。我爸所在的那种工程兵部队,有任务的时候天天要出苦力干活,一天下来累的人仰马翻,恨不得收工之后马上躺下就睡觉,再加上当时的部队里崇尚男子汉气概,所以没人会刻意的拾掇自己,下到士兵,上到师团级的干部,一个个脸庞晒的黝黑。
  但这个孙万华就很白,在三台河子那种地方,他身上的军装熨的整整齐齐,两条裤缝隙线笔直,没有一丝褶皱,而且走近了之后,能闻到他身上有雪花膏的香味。那个年头,部队里用雪花膏的人实在不多,可以看得出,孙万华很注重仪表,而且有点挑剔。
  就因为这些,邝海阁才判断出来,不是我爸在开玩笑,而是确确实实有一个跟他长相极为相似的人。
第221章 邝高手的讲述(三)
  听了邝海阁的话,我自己也产生了一点疑问。我了解有两个“我爸”的事情,是一点点慢慢了解到的,看过两段录像,还有别人的一些讲述。现在回头想想,有两个“我爸”的这个结论,可能下的有点武断了。那两段录像一段是穿着白大褂解剖影子生物,另一端是跟苏联人秘密接洽时的记录,还有李富生的记忆,也就是在边境线时的情景。这些录像摄制的时间太长,而且当时的摄影设备没现在先进,从录像画面上,根本就看不出一个人到底白不白,是否经常拾掇自己抹雪花膏。
  那么这样一想,我可能从开始的时候就自己把自己带进了一个误区里。我爸不存在复制品,只不过是有一个和他长相非常相似的人而已。
  想到这儿,我心里对文哥的愤怒就不可抑制,老丫估计就是抓着录像上分辨不出细节的这一点,把杀人,叛逃的帽子全都扣到了我爸头上。
  这个孙万华,无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第一次接触到孙万华之后,邝海阁就对这个人暗中注意了,不过他在西海河,孙万华在三台河子,再加上两个人身份不同,邝海阁能见到他的机会不多。对于孙万华的了解,多半还是听来的,这些事只流传在我爸那一伙人中间,别人讲了一些,我爸偶尔也对邝海阁说两句。
  据说孙万华是当时一个业内很有名气的生物学家的学生,这个老专家也姓孙,邝海阁刚听到这些的时候,还误以为孙万华是孙老的子侄,不过确实不是,只是他的学生而已。
  西海河那么庞大的工程,不可能刚找到点线索就立即上马动工,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前,必然会有个调查以及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在计划制定时,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参与进来,孙万华估计是在那时候跟着他的老师一起进入西海河工程所在的天机计划中的。
  这就说明,孙万华肯定那位老专家门下非常优异的学生,相当受器重,否则也不会被老师带到这么重要的计划中来。
  当时部队里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所以对这些外援的专家组很看重。在孙万华参与进来之后,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参军。他的老师当然会反对这个决定,因为天机计划不可能搞一辈子,他们师徒只负责生物学这一部分,等到自己的任务完成,就会撤出,然而参军的话,将要留在部队很多年,这对自身的专业发展不利,但孙万华很罕见的违背了老师的意愿。
  不过他的老师没那么狭隘,并未因为这个原因而改变对孙万华的态度。反正当时人的想法比较淳朴,在地方也好,在部队也好,都是为国家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他参军,不是思想觉悟高。”邝海阁道:“他有自己的目的。”
  部队不同于地方,那些技术专家有地位,但没权力,他可以跟兵团的首长同桌吃饭,不过想要调动一个士兵去做什么,都要经过班长的同意。然而,既是技术专家,又是军人,同时在部队里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就不一样了。孙万华的老师在部队里也有点背景,听说其女婿是师级干部,有了这些身份和背景,孙万华参军时就破格提干,授上尉军衔,等到西海河工程正式上马时,他已经晋升至少校。
  按照这个时间来判断,我爸入伍肯定是在孙万华之后的,说不定孙万华还帮了一些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