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十二天机密码 > 第23节 >

第23节

  我赶忙制止大伟这种愚蠢的行为,说:“这人都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现在只剩下一具白骨,我看浑身上下都已经酥了,你这一乱动,他非得散架子不可,到时候我们可连吃后悔药的机会都没有啊!”
  大伟一听我的话,就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子,老朱又开口说,“你们说,这人他到底是哪路神仙?看样子也不是这墓里的人呀,难道说,他是咱们的前辈,也是来这里倒斗的,还是说,他当真就是传说中在当年打败了白狐将军的那个老道郭玉峰呀?”
  我说:“这种情况是有可能,但是怎么看跟这个地方也不搭调呀。”我又把头转向宫二,说道:“你刚才不是说这里的壁画应该是一些萨满图腾么,一个道士怎么可能不去画符,怎么会去画这些东西呢?不过,这人的身前又的确摆放着道士的标志性装备——桃木剑。”
  “那又怎么样,还不允许人家双修呀?”吴洋冷不防地说了一句,道:“中国一向是一个宗教宽松的国家,三教合一、多教合一的状况在中国并不少见。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人进行过佛道双修这样的事情。当初佛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轮回、地狱、投胎、阎王、牛头马面这些东西,也都被道教吸收了,而道教也影响到了中国本土禅宗的发展,宗教这种东西,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神明的敬畏罢了,你们何必这么当真呢?也许这老道常年生活在东北,也吸收了一些萨满教的东西,这也不新鲜呀。”
  我回头转向吴洋,心说他说的也有道理,中国虽然常常讲究个正统门派的观点,认为偷学他门属于背叛祖师的做法。但在实际中,我们但凡听到过的得道高人或多或少都对其他的教派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老朱和宫二两个人看着吴洋在那里侃侃而谈,多少有点惊讶,他们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个看似懦弱胆小的家伙,其实肚子里还有不少墨水能够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我又说:“这人的身前、手上都有法器,不知道这些东西能不能抵挡这些狐狸。”
  我原本打算好事多磨,不要急于行事,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老朱却早就耐不住性子,当即就喊道:“你们就在这里磨磨唧唧的商量,这得商量到猴年马月去?我老朱是个行动派,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这些狐狸要真敢轻举妄动,我们手上又不是没有武器,怕什么,你们这些人呀,真是一群孬种。”
  宫二想要劝阻,说:“我们手上的弹药刚才在对付小粽子的时候用去了不少,这墓室前面指不定还有什么其他的危险,我们应该能节省弹药就尽量节省,捅出篓子就麻烦了。”
  可是那老朱根本就不听,走到那人骨的面前,一把拿走了那人手中的铜鼓和鼓锤,低头说道:“这是什么玩意儿?唱大鼓的?”
  我和磊子赶忙架起冲锋枪,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状况。
  不过事实上也许是我们多虑了,那些狐狸仍旧是不敢上前半步,老朱回头看了看,哈哈一笑,说道:“怎么样?我说没事吧,它们肯定是害怕这上面的图腾。看我检查检查这人的身子,看看他到底是哪路人。”
  说着,老朱就低头要去翻看那人的上身,我们刚要制止,可那副骨架实在太过脆弱,老朱的手轻轻一碰,只见那人立马往后一仰,就听见“哗啦”一声,整副骨架全部散落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我们就听见那甬道口的大狐狸群“嗷”得一声尖叫,朝着我们冲了过来。
  宫二大喊了一声,“老朱,危险!”
  那老朱也算是训练有素的主,感觉到身后杀气四起,也来不及去摸他的工兵铲,手里拿着鼓锤把身子扭了个圈,回身就是一锤打在了一只大狐狸的脑袋上。紧接着也不多想,赶忙后退。
  我跟磊子不敢怠慢,立马扣动扳机冲着甬道口的狐群就是一通扫射。
  只不过这些狐狸毕竟不是刚刚的那些小粽子,与其相比,这些狐狸更为狡猾奸诈,它们不像小粽子那样不由分说地向我们扑来,而是有目的的专门朝我们的弱点袭击。
  他们甚至组成了几只敢死队冲在最前面,不要命了一般扑在我和磊子的枪口上,用自己的身体为身后的同伴作为掩护。
  其他的狐狸上来以后冲着我们的肩膀、脖子和脸颊就撕咬过来,没过多久我们几个人就节节败退。
  吴洋一个人躲在最后面,大伟和宫二也是左右开弓,老朱更是凶猛异常,他左手拿着铜鼓当盾牌,右手拿着鼓锤打狐狸的脑袋,简直就是一个斯巴达战士的模样。
  让我多少有些惊奇的是,这些狐狸似乎并没有要逃出这墓室的意思,它们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杀死我们,就好像它们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保护这个陵寝。
  我们几个艰难地应对着狐群,没过多久各个脸上都挂了彩,更别提身上一股恶心难闻的臊臭味儿了。我们几个节节败退,这时候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金朝的将士们抵挡不住白狐将军的进攻了,这些猛兽远比人类要生猛得多。
  就在我们眼看着要被狐群逼回那坛棺墓室的时候,老朱的方向里突然传出了一声“咚”的一声脆响,紧接着,所有的狐狸就好像是被定住了一般,全部都停了下来,怔怔地看着老朱手上的铜鼓。
第二十四章 击鼓鸣冤
  我们几个回头去看老朱,原来刚才那“咚”的一声闷响竟然是他在慌乱中不小心用鼓锤击打在铜鼓上所发出的声音。
  我们浑身上下沾满了狐狸血,磊子和我手里的冲锋枪的枪口上各挂着一只狐狸的尸体堵住枪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狐狸群原本已经把我们逼到了绝路,眼看着就要把我们几个生吞活剥,可这鼓声一响,这群狐狸突然就停住了。一双双绿幽幽的小眼睛盯着老朱看,眼神中竟然有几丝畏惧。
  老朱和我们几个面面相觑,看着狐狸群没有进一步发动攻击,他便又试探性地敲了一下鼓——“咚”!
  这一回,原本趴在我们身上的狐狸竟然全部都窜了下去,在我们的面前停住了。
  老朱瞪大了眼睛,脸上的神情由一开始的诧异渐渐变为了欣喜,露出笑脸对我们说道:“哎呀,没想到这铜鼓这群狐狸竟然怕敲鼓!”
  说完,他又猛敲了一下铜鼓。我们眼前出现的情况跟他所预想的一模一样,那群狐狸竟然战战兢兢地开始后退起来!
  这下子老朱可算找到了克敌制胜的办法,当即哈哈大笑,“咚咚咚”连着敲起铜鼓,他每敲一下那些狐狸就退后一步。
  那老朱生性顽劣,一看这架势,竟然甩开膀子一边跳一边敲鼓,俨然跟一个跳大神的神棍一般,张牙舞爪,竟然自娱自乐起来。
  我们几个得了喘息的功夫跟着老朱一步一步竟然又重新回到了甬道口的边上,老朱自得其乐地说道:“这群狐狸是逼我给他们来一段天津大鼓呀,哈哈哈哈。”
  我们重新回到了甬道出口的地方,看着原本坐在那里的老道的骸骨现在已经散落了一地。大伟盯着地上的骸骨说道:“看来这群狐狸以前是被这个老道士击鼓给吓着了,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都害怕这鼓声。”
  我皱皱眉头,觉得大伟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但的确又是在一时之间找不到更加合理的解释。
  我问宫二,道:“宫二,这墓穴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活狐狸,他们常年生活在墓穴里,也没有吃的,怎么能一代一代地存活下去呢?”
  宫二摸着下巴思量了一会儿说道:“古时候的工匠在修建陵寝的时候一般都会留下一条密道,以防墓主人为了封住他们的嘴让他们跟着殉葬,这样的话,工匠们就可以顺着密道逃出地宫,我想,这些狐狸多半就是从那些地方钻进来的,白天出去觅食,到了夜晚就回到墓穴专门守护它们的白狐将军的陵寝。”
  磊子没什么心情去管墓穴里的狐狸从哪里来,倒是很关心这句骸骨究竟是谁,回头对宫二说道:“少东家,你看这人会是当年那个降服了白狐将军的老道士么?”
  宫二摇了摇头,说:“我看不像,他倒像是一个闯入者,而且是有备而来。他手里拿着的铜鼓和鼓锤就是典型的萨满教在施法时所用的神器。”
  老朱这个时候却冒出来一句我听不懂的话,道:“我说宫二,你想那么多干嘛,只要他不是十二家族的人,他爱是谁就是谁呗。”
  宫二摇头叹息道:“但愿他不是。”
  我不清楚他们两个人所说的话其中的含义,只是说道:“现在咱们已经找到了击退狐狸的办法,往前走就是了。”
  老朱非常赞同我的说法,于是他自己一个人走在前面,敲铜鼓开路,生生逼退了前方的狐狸群,我们几个人也终于离开了这条图腾甬道。
  出了甬道以后,我们来到了一处较为开阔的地带,按照宫二的说法,这个地方叫做地宫里的中庭。一般来讲,辽金时期的古墓一般分为前、中、后三殿,我们刚才经过的坛棺群应该属于前殿,在前殿于中殿之间往往有一个过度的地方,叫做中庭,中庭的两侧就是耳室,里面拜访的一般是陪葬的人员或者是金银财宝。只不过这座地宫有些不同,它的左右耳室分别是那群狐狸的老窝。
  走到这里,大伟不禁开始抱怨道:“这么大的一个地宫,走了这么久,竟然连一样值钱的东西也没看到,除了石头就是一些妖魔鬼怪,真他妈的没劲。”
  宫二道:“你要是图财,那得往墓主人的身上找,真正值钱的东西墓主人都会带在身上的。”
  大伟耸了耸肩,也没有多说什么。
  穿过了中庭,我们终于来到了主墓室的门前。只见那门前拜访了两个石俑成跪拜的姿势放置于门前。
  宫二提醒着老朱让他不要停下敲鼓,因为那些狐群仍然盘踞在我们的周围,只要鼓声稍有停顿,他们就开始一步步朝我们逼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