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鬼谷尸经 > 第110节 >

第110节

  “果然啊……”
  我笑着点了支烟,默默思索着:“那群小日本到底是怎么回事……咋会这么巧来这儿呢……”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肯定就会有疑问了。
  干嘛不把老太爷的魂魄招来?招过来一问不就成了么!甚至连我们所寻古墓的位置都能直接问出来!何乐不为?
  我就这么说吧,易家招魂的术法跟道家与其他术士的方法不太一样,虽然比其他的方法简洁许多,但若是想要招来魂魄,那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魂魄是未投胎的。
  二,魂魄与你的距离不算太远,否则就得用生辰八字来招魂。
  其实这距离我也说不准,当初给李天招魂我也只是试试而已,毕竟他的生辰八字我也不太清楚,想要知道就必须得找张立国,怪麻烦的。
  幸好我一次性就搞定了,要不然还真得去麻烦张叔帮我查李天的生辰八字。
  王雪,谢枫,罗大海,他们魂魄离我很近,喊名字绝对能喊来,此处便暂且不提。
  老爷子的魂魄我招过,就在他头七之后,可没招来,他应该是坐上地府快班车去投胎了,毕竟他是个好人,投胎插个队这种待遇肯定能轮得上他。
  招老太爷魂魄的主意胖叔也给我出过,就在出发前一天,但我没招来,可能是我没老太爷生辰八字的缘故,也可能是老太爷已经去投胎了。
  “这故事我给别人说过很多次,可就JB没人信!”陈老爷子气呼呼地骂道:“还他妈说老子扯犊子,到后来我都懒得说了!”
  “您怎么想到跟我们说呢?”我笑了笑。
  陈老爷子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老头子我今年九十五了,上过战场,杀过鬼子,长征我也去走了一遭,什么事我没见过?”
  “我没看错过人,当初我看那姓杨的就知道他是个神棍,可就是没人信我,结果昨天他不就露馅了吗?”陈老爷子跟个孩子一样笑着:“我一看你就知道你不是扯犊子的那种人,而且你也没收钱,小梦儿的病也好了,还把神棍揭穿了,这说明你确实是有点本事,如果我说错了,那只能怪我眼瞎。”
  陈老爷子一脸期待地问我:“你信我给你说的这故事吗?”
  “信。”我笑了。
  老人有时候确实跟个孩子差不多,这姓陈的老头跟老爷子有一拼,如果他们给别人说真事可谁都不信,那么他们必然就得一直找到个人信自己说的故事,以求满足感。
  “老子说的可是真事,你他妈竟然不信?!”
  这种不甘的心理活动肯定在陈老爷子心里出现过很多次,我猜都能猜出来。
  想到这,我大笑着说:“我真信,孙子骗你!”
  “你本来就是孙子辈儿的。”陈老爷子也笑了。
第22章 钥匙
  海东青慢吞吞的喝完了碗里的粥,不动声色的问了句:“老爷子,您故事里的这位先生,是您父亲在哪儿遇到的?”
  陈老爷子也没多想,口齿不清的说:“北边儿荒山吧,俺爹还带俺上去看过,荒到现在还是那样,就在那白沙地后面的山头上。”
  “那里就是墓地所在?”我心里嘀咕了起来:“但胖叔不是没看出来吗?”
  想到这里,我下意识的看了看胖叔,只见他一脸恍然大悟般的念叨个不停,声音很小,也听不清他是在念叨些什么玩意儿。
  饭后,我们三个人回了房间,开始商议起了接下来的行动。
  “晚上再去山上找找,陈老爷子说的那地方,恐怕是真有点玄机在下面。”胖叔此时的普通话格外标准,拿着圆珠笔在一张白纸上比划着,先是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山峰,又在山峰下画了几个圆,一边画着,胖叔一边给我解释道:“我一直都忽略了齾破能够隐藏的这一点,虽然隐藏齾破的这种本事已经失传,可当初的大清朝说不准还真有人会。”
  “你们看。”胖叔指了指山峰前方的四条直线:“这是我们见到的白沙地。”
  话音一落,胖叔乐呵呵的点了支烟,给我们说起了他的推测。
  古人大多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在一些“大工程”的地方得做些现场记录,以供后人明白这些工程是怎么修建的,是那些人修的,是哪个大人物下的命修的这些东西。
  除开皇陵墓葬之外,许多古代遗迹都有石碑或者是石刻、壁画等等,以记录当时他们修建这遗迹的情况。
  我们拿回来的石碑不简单,那石碑中的“我”,很可能就是刻下这石碑的人。
  汉白玉石碑肯定不会毫无理由的扔在荒山里埋着,更不会有人闲着蛋疼弄个岐歾阵保护这东西,之所以它埋在那儿,很有可能就因为努尔哈赤假陵的位置也在那儿。
  联系上陈老爷子所说的故事跟失常的岐歾阵,恐怕我们要找的地方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后面的内容都被凿了,具体是什么内容,我也猜不到,但我能猜到一点。”胖叔嘿嘿笑着,从背包里把那块汉白玉石碑给拿了出来,又将那枚乒乓球大小的石珠子放到了桌上,一字一句的说:“这是钥匙。”
  我皱着眉头拿起石珠看了看,心里暗暗琢磨着胖叔所说的钥匙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石珠在我看起来就跟普通的鹅卵石差不多,质地也跟石碑一样是汉白玉,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但当我放在台灯下仔细地看了看,心中顿时一喜。
  这石珠的表面有层隐隐约约的花纹,一看就知道是人为刻上去的,刻得都很浅,也很密集。
  凑近了一看才发现,这些并不只是“花纹”那么简单……
  “符头,符胆……”我嘀嘀咕咕的看着石珠,喃喃自语似的说:“我操……这可真是技术活……刻了这么多符咒上去……那人绝对是个搞微雕的大师……”
  一边说着,我伸手就将石珠递给了胖叔:“胖叔,你能看出这些符咒是干嘛的吗?”
  “看不出。”胖叔的语言模式貌似又给切换回去了,只见他龇着牙花子摆弄着石珠,摇摇头:“虽然看不出四撒(是啥)内容,可饿觉得,这四(是)一把钥匙。”
  “你是说……老爷子跟咱们说过的那种钥匙?”我有点不敢相信,毕竟老爷子说的“钥匙”很是玄乎,看着这刻着符咒的石珠,我压根就联想不上。
  合葬之风,源自于新石器时代,大多都是同一家族的人合葬,或是一男方与妻妾合葬。
  夫妇死后的合葬之风则起源于西周,盛行于西汉之后。
  这合葬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容易的事儿,但对某些达官权贵可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