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阴间到底是什么 > 第120节 >

第120节

  小舅拍拍我的肩说:“去吧。”
  我走过去把枕头拿起来,老太太说:“你拿着枕头在屋里走,边走边拍,我再教你几句词:生魂莫进,黑白回城。”
  我真是打心里腻歪。可是全病房的人都看着我,李扬说:“老刘,整吧,我家亏待不了你。”
  我拿着枕头在病房里一边走一边拍,喊着:“生魂莫进,黑白回城……生魂莫进,黑白回城……”
  走廊里有人好奇,探头进来看,我真是羞死了,脸都发烫。
  好不容易走了一圈,把枕头塞给老太太。老太太道:“这几天晚上,家里的男丁全都要给我守夜,一个都不准缺!”
  李扬这些舅们都苦笑,这老太太贼能折腾,啥时候是个头。
  李扬小姨妈心直口快,张嘴说道:“妈啊,要是那个和尚死了呢?”
  大舅在旁边拉了她一下,皱眉道:“你胡说八道什么。”转而低声:“妈就要走了,就当满足她遗愿了。别那么不耐烦。”
  老太太嘿嘿笑:“不会的,这个人是死不了的。晌午啊,我梦见他了,他说他会来找我。我的梦是最准的,六十年前,那和尚就说我这个人天生异秉,有什么眼通,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当年你们爹走的时候,我就梦见他了。那天中午睡觉,在梦里回到老家院子里,你爹他就站在那口老井旁边,跟我说,他要走了,这次要去很长时间。我问他啥时候回来啊。他说这一次恐怕再也不回来了。我说你这老东西,当个甩手掌柜,说走就走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我一个女人家以后日子怎么过。他说对不住我,下辈子再还吧,还说最不放心就是老姑娘……”
  说到这,小姨妈眼圈红了,抓住她妈的手。
  老太太看着天花板,自顾自说道:“你爹说老姑娘心眼最多,以后要平平和和过日子,要不然啊容易招是非。我说你这老东西怎么说得跟生离死别似的,外面冷,咱们家说去。你爹他啥也没说,爬上井沿,最后看了我一眼,‘噗通’一声跳进了井里。”
  “啊~~”虽然老头子死那么多年,可听到这里,大家还是齐刷刷叫了出来。
  老太太叹口气:“到了傍晚,我正准备做饭,邻居他二姨跑过来说,小燕啊,我告诉你个消息你一定要挺住……你老头他,中午时候出车祸,走了~~~”
  这个陈年往事说得人心里酸溜溜的,虽然我不是他们家人,可也被情绪所感染,不怎么好受。
  老太太看看众人,拍着床沿说:“都哭啥,生老病死很正常。是人就有这么一天。我也就是有心思放不下,要不然早死了。”
  气氛有些压抑,李扬凑过去说:“姥,你为啥要等那个和尚,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老太太说:“六十年前,我也就是二十岁吧,记得那年大炼钢,放红星,要赶英超美。公社里都竖高炉,大炼钢铁,家里那些盆啊锅啊,全都捐献出来。烧炉子需要耐火的大青砖,那东西可不好淘弄去。俺们公社领导就说,拆老房子,那都是青砖。公社附近半山腰有座古庙,听以前老人说那庙也不知是唐朝还是宋朝修的,年头够久。公社一开会,就它了,把庙拆了建炉子。然后俺们公社小伙子大姑娘,扛着铁锨铁锹啥的就上山拆庙。”
第9章 诡秘往事
  老太太在断断续续中,慢慢讲完了这段往事。讲完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过了吃饭的时间,可病房里谁也没有离去,众人全听傻了,都沉迷在那个时代的传奇故事中不可自拔。
  这段往事关系极为重大,我简单整理归纳了一下,尽量剔除老太太叙述中的废话,原汁原味复述上来。
  当时公社的社员在支书老孙带领下,一大帮人带着工具雄赳赳气昂昂上山拆庙。那应该是个清晨,天边太阳即将升起,边缘缓缓呈现出弧形,看上去像是滚红的火球,天空上半部染成一片通红,光线骤然四射,加上远处绵绵延伸的苍山,这一景色让公社社员们心中充满无限激情。
  壮哉,大炼钢!壮哉,红色!
  众人来到半山腰,太阳正升到半空,一片充满朝气的霞光中,大家看到在山庙门口站了一个人。
  这是个和尚,年岁不大,长相稚嫩,看起来还有未脱的娃娃气。剃着光头,穿着灰色紧身的僧衣,双腿打着绑腿,立于庙前。到有一种端庄不可侵犯的威慑力。
  支书老孙带着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来到庙门前,一大帮人少说百十来个人,和那小和尚相距不过五六米。小和尚面对这帮气势汹汹的村民,丝毫不为之所动,双掌合十。
  老孙喊道:“那和尚你是干嘛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这座古庙年代久远,就连村里年岁最大的老人也说不清它修建于什么年代。而且这座庙荒废很多年,自打建国以后就没见到有什么和尚,香火全无,大殿里佛像都不知哪去了,年久失修,没塌就算不错了。
  怎么突然就蹦出个和尚,还与人民为敌呢?站在庙门口那意思是要挡横啊。
  小和尚行个礼说:“诸位施主,此庙有近千年历史,为宋末高僧所建,此为文物,拆不得!”
  支书老孙耐着性子解释:“小师父,你这还是老年间的封建思想。我们拆庙也是为了建高炉支援国家建设,咱们现在国家一穷二白,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要赶超英美,解放全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文物再重要,有国家重要吗,有人民重要吗?再说这么一座破庙也是封建残渣,我们老百姓已经当家作主,用不着再像旧社会善男信女那样烧香磕头,留这么一座庙一点意义也没有。”
  后面有人说:“支书,跟他废什么话,直接拆了得了。”
  支书老孙道:“还要以理服人嘛。”
  谁知那小和尚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居然在庙门口盘膝打坐,那意思是誓于古庙共存亡。
  哎呦呵,敢跟咱们玩这一手。支书呲牙,跑我们伟大的人民公社跟前耍臭无赖来了。好言相劝你不听,非逼着俺们动粗。他一挥手,过去几个壮小伙,把那和尚抬起来,弄到一边,严加看管。
  小和尚急了:“你们不要胡闹。这座庙是高僧布下的聚灵阵,下面是阴门,一旦破坏……”
  支书冷笑两声,双手拄着铁锨,岔脚而立,那架势真是人莫予毒。他指着古庙说了一声:“拆!”
  上百号人蜂拥而上,铁锨铁锹镐头飞舞,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古庙,哪经得起这么折腾,只听“哗啦啦”一阵响动,烟尘四漫,成了一堆废墟。
  就在这时,天空忽生异象,只见乌云翻卷,光线顿时暗下来,山上起了大风,满山绿叶哗哗乱响。众人面面相觑,鸦雀无声,都感到一阵阴森的寒意。
  支书一拍手,怒喝:“啥愣着干什么,卸砖!”
  大家在废墟里细心挑出一些较为完整的砖头,用竹筐一趟一趟扛下山。足足折腾了一天,偌大一座古庙,成了瓦砾场。
  姥姥戚燕,那时候还是不到二十的大姑娘,想来年轻时候挺漂亮的,留着大辫子,挽着裤腿,拿着铁锨最后一个下山。临走时,她回头看,只见那和尚孤零零站在庙墟上,单手立掌,低垂着头,缓步而行,心思非常沉重的样子。
  她听到和尚说了一句话:“劫数!平地立高楼,无端风云起……”
  忽然间,毫无征兆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狂风漫卷,雨水扑面,平地起了一层雾气。整个半山腰似乎飘起一阵呜咽声,很低沉,隐隐约约的,后来竟然响成一片,似乎有男有女,哭喊声夹在风雨中,听得人毛骨悚然。
  戚燕不敢再看,她本来就对这些东西比较敏感,从小就看到很多人看不见的东西。她吓得赶紧往下跑,雨越下越大,公社的人已经看不到了,下山的路成了一片水湾,大雨把道路冲成了泥土。本来山上有很多树,但因为建高炉缺燃料,这几年把树陆陆续续都砍得差不多了。没有树,山便成了无根之土,让大雨冲的到处都是烂泥塘。
  戚燕喊着朋友的名字,可大山之中无人回答,入耳全是电闪雷鸣,很快天地间一片混沌,天昏地暗。
  正走着,忽然就听轰隆一声巨响,头上的山体整个坍塌,一大片一大片的泥土石块夹杂着乱草,从高处如水库泄洪一样,倾泻而下,顺着山坡滑了下来。
  戚燕哼都没哼一下,便晕了过去。
  再醒来时,发现在一处黑黝黝的山洞,自己正躺在一个人的怀里。她惊叫一声,赶紧挣脱。发现抱着她的,居然是那个小和尚。她合了衣服,明白过来,是人家救了自己一命,赶紧道谢。小和尚笑笑没说什么。
  她要走,可洞外大雨滂沱,一片黑烟,什么也看不清,只好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