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村庙 > 第214节 >

第214节

  “自然。”刘宾爹回答的依然很简单。
  “自然……它跟我们一样,有生命,有思考?它长啥模样?在那儿呢?”我和陈金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问道。
  刘宾爹仰头,很是虔诚的说道:“天道,自然,就是冥冥中的天意,无形无踪……”
  “操,等于是扯淡。”陈金不满的说道。
  我也有些糊涂了,说了半天,是个无形无踪的东西,还冥冥中的天意呢,什么乱七八糟的,我说道:“那天上有神仙不?哎对了,听你这意思你是受了这个什么天道,自然的命令,所以才来的,那个啥……你认识俺祖宗不?他叫赵宗明……”
  “天机,不可泄露!”刘宾爹淡淡的说道。
  “还是废话。”我撇了撇嘴,真他娘的扯淡。
  “算了算了,不扯这些没用的,说了等于没说,你也不告诉俺们,奶奶的!”陈金骂骂咧咧的说道:“你胡咧咧个蛋啊,说吧,刘宾娘到底干啥缺德事儿了?让你爹,啊不,你的上司,就是那个什么天道,自然……这狗蛋玩意儿生那么大气,把人都坑成啥模样了?唉……”
  刘宾爹,嗯嗯,就是那只黑猫,它也不和我们一般见识,好像把我们这些骂骂咧咧一点儿都不尊敬老天的话,都当成了屁。他沉默了一会儿,笑了笑,说道:“其实你们这次不找来尸蟾,不来和我为敌,再过上个十天半月的,我也该走了,罢了罢了,既然这个女人也醒了过来,想起了以前的事,我便讲给你们听吧……”
第32章 来自上苍的惩罚
  二十年前,那场席卷了全国的灾难性大饥荒,导致了全国上下数千万人的死亡,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也就是后来在新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三年困难时期的时间段。
  在那个时候,我们那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饿死,甚至有的是全家都饿死了,后来听说,我们那还好点儿,有的地方,整个村子的人,都死光了。饥寒交迫下,村里人迫于无奈,吃树皮,食草根,烂菜叶子能当宝……人们成群结队的出门到城里讨饭。
  ……
  刘宾娘的名字叫做田香草,是距离我们村儿有十几里路的东坛村人,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叫做田成山。
  三年大饥荒的时候,田香草的两个哥哥也都娶了媳妇儿,跟前儿都有了俩孩子,一家子老老小小十多口子人,在那个年代里,能活下去,确实不容易,在许多人眼里,都说人家田成山家里人命好,村里别的人家里,多多少少都有饿死的人,可他们家这么多人,偏偏没有一个饿死的。
  而真实的原因,谁都不知道。
  就在饥荒刚刚到来的时候,村里还是人民公社大食堂呢,全村老百姓家里都没有粮食,每天下地干活儿,回来都去村里的大食堂中吃饭,那时候刮过一阵过共产主义的风潮,村民们一起劳作,一起吃饭,即便没有了劳动能力,也照样吃饱饭。
  而田成山当年是村里的一个干部,他首先意识到了大饥荒要来临了,因为当时村中食堂里的粮食越来越紧张,上面也调拨不下来粮食了。
  田成山想到家里有那么多人需要吃的喝的,便早早做好了打算,他利用职务之便,每天从村中的食堂里,偷偷的弄出来一些粮食,藏到自己的家里面……等到了大饥荒真正来临,村中的食堂里也没有了一粒粮食子儿的时候,田成山的家里的土窖中,已经私藏了两千多斤的粮食。
  就这样,在那场长达三年的大饥荒大灾难中,田成山一家老小,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过去了两年多。
  在大饥荒快要过去的时候,上面下来的一批检查小组,要调查田成山了,因为有村民反映举报,田成山曾经利用职务之便,偷盗了国家的粮食。
  田成山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而他们家,还余着几百斤的粮食。
  这两年多来,田成山一家人也是省吃俭用,吃糠咽菜,舍不得多吃粮食,因为田成山知道,这个灾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过去,所以他一直让家里人都省着吃,只要保证饿不死就行。
  所以,即便是那么一点儿粮食,依然让这么一大家子吃了这么久之后,还剩下了许多。
  可问题是,如今这批粮食一旦让检查小组给查出来了,那么他田成山就会被判死刑。
  田成山和家里人都聚到一起商量这件事儿,如何逃避上面的检查,思来想去,只有把粮食扔掉,偷偷的扔了才是最好的办法,那样检查小组的人来了,搜查不到粮食,自然也就不能把他怎么样了。
  可是这么多粮食怎么往外弄?那时候白天黑夜,村里一直有人来来往往的出门讨饭,讨饭回来,往外弄这么多粮食又不让人发现,谈何容易?况且那时候粮食紧缺,比黄金都贵重,扔到哪儿,都是那么的显眼,一旦被人发现,肯定能查出来是他田成山家里人干的。
  于是田成山想到了一个恶毒的办法,把所有的粮食,都偷偷的弄到老支书郑新林家中。
  老支书郑新林和田成山家是前后院邻居,郑新林有俩儿子,一个在部队当兵,一个在邯郸市棉纺织厂当副厂长,家里还有两个闺女,闺女嫁了出去之后,因为大饥荒,婆婆家养活不了,只好来到了老支书的家里生活,这也是一大家子的人。
  因为有一个当副厂长的儿子,还有一个当兵的儿子,俩孩子省吃俭用,把钱节省下来给家里买粮食救济着,所以这么一大家子的人,在当年也没有饿死的。
  这一天郑新林一大家子人都去了邯郸市那个当副厂长的儿子那里,据说是当兵的儿子因为公务正好要路过邯郸市,但是没时间回村里看看,所以让家人都去邯郸市聚一聚。
  田成山一直在注意着郑新林家里的动静,那天看到郑新林一大家子人起了个大早出去了,田成山立即喊他的儿子还有闺女们,动手搬运粮食,把藏在家中地窖里的粮食全都搬到了郑新林家的地窖里。干这些事儿的时候,刘宾娘田香草和母亲负责望风,生怕被村里人看到。
  等这一切都干完了之后,田成山和儿子们又忙活着扫地扫街,把一切痕迹抹去,做的是人不知鬼不觉。
  上面派下来的检查小组来到村里后,田成山一口否决自己偷到了国家的粮食,并且任凭检查小组在家里搜查,结果自然是没有搜查到东西。
  可检查小组手里有证据显示,当年村里确实丢了不少的粮食,而且这肯定是村里的干部偷的,不然的话,别人也没这个机会偷走啊,要知道,如果是一次性偷盗,村里食堂中肯定会发现,既然没被发现,那就只能是多次偷盗,而多次偷盗,只有能接触到这些粮食的村中干部干的。
  田成山就说道:“我们一大家子人怎么养活的?那是我带着俩儿子,老婆带着俩闺女,整日里出门讨饭才不至于饿死。不过老支书郑新林家就有点儿不对劲儿了,他那俩儿子都没在家,一个当兵,一个是市里棉纺厂的副厂长,虽然说都有点儿收入吧,可养活那么大一家子人谈何容易?那时候周总理都饿得浮肿了,他那一大家子人怎么活的好好的?结论只有俩,要么就是他盗取了村中的粮食,要么,他的儿子利用职务之便,干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检查小组的人觉得田成山的话有道理,于是去了老支书郑新林的家中调查。
  郑新林坦坦荡荡,自然不会畏惧检查小组的调查,就让他们随便搜,结果一搜,真在他们家的地窖里搜出了好几百斤的粮食。
  当时郑新林就傻眼了,自己家地窖里怎么出现了这么多的粮食?思来想去,郑新林立刻就猜到了是田成山干的事儿,因为村里早就有传言说田成山家里藏了粮食,只不过是没有真凭实据,也没办法去搜查他们家。而现在,这么多粮食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地窖里,只有田成山干这件事儿最方便,他们是前后邻居,搬运粮食方便,也不担心被人发现。
  可即便是郑新林猜到了,他又能怎样?他倒是跟检查小组的人说了,可人家压根儿就不信,事实在这儿摆着呢,粮食在你们家的地窖里,怎么会是人家偷的?哦,田成山把粮食偷偷的藏到了你们家的地窖里了,他脑袋有问题么?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饿死人,人们吃都吃不到,有了吃的还给你们?换做谁也不相信啊。
  于是郑新林倒霉了,他们老两口子是说破大天去,也没人相信,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自然,他们两口子被关进了看守所,接受调查,女儿和女婿,也被关了进去。程序走的非常快,两个星期后,就确认了郑新林一家人偷盗国家粮食为己有的罪名成立,在那个年代里,两千斤的粮食,得养活多少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价值?结果郑新林被判死刑,老婆被判刑十五年,两个女儿和女婿,分别被判刑十年到五年不等。
  郑新林被枪毙没几天,他老婆在监狱里就一病不起,死了。
  两个女儿和女婿在监狱里倒是没死,留在外面的孩子,没了爹娘,在那个年代里也没人养得起,很快就饿死了。
  于是郑新林的两个女儿一个疯了,一个一病不起,很快就死了。
  之后,郑新林在部队的儿子也接受了隔离审查,调查出他确实有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占有军队财物的事实,被判入狱。在邯郸棉纺织厂当副厂长的儿子,也被调查出了违规违法的事情,他利用自己的职务,挪用了厂里的一些粮食给家里人,结果显而易见,被判入狱。
  这两个儿子贪污盗窃的量都不大,而且也确实是为了让家里人能够活命,可事情出了,他们再怎么说,也是犯了法。
  就这样,郑新林一大家子,家破人亡。
  而田成山一家却幸免于难。
  虽然这次的事情,田成山栽赃陷害郑新林一家,使得自己躲过了这场灾难,然而他们一家人却一直内疚,心里不安。尤其是田成山,他清晰的记得郑新林被抓走的那一天,在大街上对天诅咒:“谁偷了村里食堂的粮食,谁不得好死!谁冤枉了我郑新林,谁不得好死,不得好死啊!老天啊,睁开眼看看吧,老天啊,你瞎了你的狗眼了!我一大家子的人啊!栽赃陷害我郑新林的人,你不得好死啊!你出来,出来看看我郑新林!我诅咒你全家断子绝孙!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