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死者请说话 > 第58节 >

第58节

  “我想知道。”
  “这也不能让你太太死而复生。”
  “也许可以。”我说。
  他耳朵竖起,皱眉看着我,但心里的态度已经不那么坚决。
  “拜托你了。”我说。
  他把椅子转到一边,身体往后靠,眼睛看着已经泛黄并变硬的百叶窗,叠起双手放在肚子上。两只手随着呼吸上下起伏。
  “当时我是公共辩护律师。”他开口说,“你知道什么是公共辩护律师吧?”
  “帮穷人辩护的律师。”我说。
  “可以这样说,米兰达权利上说,人民若负担得起,就有权请律师为自己辩护;如果负担不起,我们这种律师就会出现。”
  我点点头,法兰利还是看着百叶窗。
  “总之,我奉命为州内最大的一起谋杀案的被告辩护。”
  冰冷的感觉钻入我的肚子,“谁?”
  “布莱登·史柯,亿万富翁的公子。你记得这个案子吗?”
  我惊恐万分,简直无法动弹,甚至呼吸困难。难怪法兰利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布莱登·史柯,我差一点摇头,并不是我不记得这个名字,而是我实在不想再听到这个名字。
  为了把事情说清楚,我先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案件:八年前,布莱登·史柯当时23岁,遭人绑架后被撕票。没错,就是八年前。大概也就是伊丽莎白遇害前两个月。他身上中了两枪,被人丢弃在哈林区附近,身上的钱已经被洗劫一空。当时,各个媒体全力报道此案,大力宣传布莱登·史柯的善行义举,说他如何帮助流浪儿童,如何舍弃父亲的跨国企业,致力于济危扶困,不断重复他的光荣事迹。这起谋杀案堪称震惊全国,让无数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愤愤不平。很快,有个慈善基金会就以布莱登的名字宣布成立,我的姐姐琳达就是基金会的会长。你无法想象,她在基金会为大家做了多少好事。
  “我记得。”我轻声说。
  “还记得当时警方抓到了嫌疑人吗?”
  “是的,抓了一个街头混混,”我说,“他帮助过的一个流浪少年,对吧?”
  “是的,警方逮捕了海利欧·甘扎利兹,他当时22岁,住在哈林区的巴克公寓。他的罪名多得像名人榜上的生平事迹,有持枪抢劫、纵火、人身攻击等,不一而足。可真是个阳光少年。”
  我口干舌燥。“这些罪名最后不都撤销了吗?”我问。
  “是的,因为证据不足。现场虽然采集到他的指纹,但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的指纹。甘扎利兹住的地方,也找到了史柯的毛发,甚至还有相符的血迹,但史柯以前就去过那里。我们当然就可以说那是以前留下的。不过,尽管如此,警方还是可以以手上掌握的证据将他先行逮捕,他们十分确信可以陆续找到更多的证据。”
  “后来呢?”我问。
  法兰利还是回避着不看我。这很不对劲,按理来说,他目前正生活在类似于威利·罗曼(译者注:《推销员之死》的男主人公)的世界里,皮鞋擦得油光可鉴,工作需要他们与人四目相视,这种人的生活我知道。虽然不想跟他们有太多瓜葛,但我知道。
  “警方很确定史柯的死亡时间,”他继续说,“法医检验过肝脏温度。史柯是在11点被杀的,也许可以前推或者后移半个小时,大概时间就是11点。”
  “我不明白。”我说,“这跟我太太有什么关系吗?”
  他又开始敲指尖。“据我所知,你太太也从事帮助穷人的工作,”他说,“实际上,她和死者还是同事。”
  我不清楚事情会如何发展,但感觉告诉我一定不是好事。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想,也许法兰利说得没错,我不会想听到这些事情,说不定宁可站起来走出去,忘记这一切。但我还是说:“然后呢?”
  “帮助穷人,”他微微点头说,“是很高尚的行为。”
  “我很高兴你这么想。”
  “我最初就是因为这样才去攻读法律,我想帮助穷人。”
  我忍住心头的火气,挺起胸,“可以告诉我,这跟我太太有什么关系吗?”
  “她放了他。”
  “谁?”
  “我的委托人海利欧·甘扎利兹,你太太放了他。”
  我皱眉,“她怎么做到的。”
  “她提供了他的不在场证明。”
  我的心脏顿时停顿,呼吸也停止。我就差举手往胸口击打,好让内脏再度复苏。
  我呆呆地点头,但法兰利还是回避我的眼神。我嘶哑着发声:“嗯。”
  “很简单,”法兰利说,“她就说案发时,她和海利欧在一起。”
  我的神智开始疯狂拍打,就像在海上漂流,却碰不到救生圈。“我在报纸上没有看到这些。”我说。
  “被压下来了。”
  “为什么?”
  “一是应你太太的要求,再就是,地方检察官也不希望抓错人这件事情被公诸于世,一切都尽可能保密。还有,就是你太太的证词也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
  “一开始,可以说她是在说谎。”
  神智继续狂乱拍打,继续往下沉,偶尔浮出水面,又开始拍打。“什么意思?”
  “她作证说,案发当时,她在慈善办公室给海利欧·甘扎利兹提供就业辅导。没人会真的相信这个说法。”
  “为什么?”
  他竖起眉毛,一脸猜疑。“晚上十一点的就业辅导?”
  我呆呆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