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墓探 > 第257节 >

第257节

“实不相瞒,我在捡到这孩子的时候,这块玉就戴在他的脖子上,我猜想有可能是他父母留给他的,所以一直让他带着,后来也是经过一位香客的指点,他说这是一块脱胎之玉,世间罕见,价值斐然。让我千万帮这孩子孩子收好,不要轻易示人,一面引来杀身之祸。”住持师傅说。
“原来是这样。”姥姥若有所思的说,“这位香客倒是心善。如果他不告诉,背地里偷偷的从孩子手里骗了去,也不失为一个法子,他有没有说这玉有什么来历?”姥姥问。
“他倒是确实跟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极有可能就是这块脱胎玉的来历。他说汉代的时候。有位王公贵族,在征战中战功赫赫,但是因为他年年征战,总不在自己的妻儿身边,非常惭愧。一次征战胜利归来,他获得了赏赐,是两块上好的羊脂白玉,于是他就刻了两尊观音,佩戴在自己的妻儿身上,庇佑平安。但是没过多久。有政客参了他一本,那人被判了流刑,远赴他乡。等到终于皇帝大赦天下,他回到家乡,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他的妻子因病已经辞世,只剩下几个忠心的家仆,拉扯着自己的孩子。他找到自己妻子的坟墓,不顾所有人的阻拦,挖开了坟墓。令人惊讶的是,那女子似乎真的有菩萨庇佑一样。竟然尸身不腐,栩栩如生,当时所有人都非常的惊讶,这人于是把那块他夫人未曾带走的羊脂玉观音一同埋葬了进去。”住持大师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清茶。
“后来到了元代的时候,元军最是喜欢屠城,喜欢烧杀抢掠,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这汉代的夫人墓也被掘开,古玉被盗走。辗转到了一位公主手中。那位公主最是喜欢收集奇珍一般,尤其喜欢玉石,于是天天带在身边。说来也奇怪,这位公主竟然非常的长寿,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得到了那块古玉的庇护。后来那个公主过世,古玉随着一起下葬,从此长眠于地下。直到后来清末民初的时候,时代动荡,一伙盗墓贼,从公主的坟中挖出此玉,自此这块玉终于脱胎完成。”住持大师这样说。
“大师啊,这样在几个人的手里倒来倒去,怎么就成了脱胎玉了呢?”大哲问。
“胖子,你还真是笨。脱胎玉就是指,一块质地优良的羊脂白玉,几百年埋在土中,饱经尸血尸气侵入。出土后又挂在身边,长达百年人气渗入,然后再入土复出土,几次反复才形成脱胎。人有脱胎换骨一说,玉也是如此。”云希明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你的这位香客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位香客可是常客,现在还来进香么?遇见的话,倒是可以交流交流技艺。”姥姥问。
“说来也是不巧,这位香客只来过寺里一次,大约三四年前,他来到寺里,说是来上香,但是看穿着并不像是普通的香客,他看上去很落魄,而且已经病入膏肓。我留他暂时住在寺里,他感激不尽,留宿了几日,便对我说了这档子事儿,不过没几天那位施主就撒手人寰了。”住持大师说。
“那人应该很喜欢孩子吧,尤其是喜欢悟善?”姥姥问。
“是了,悟善那时候还小,长得又可爱,很是招人喜欢,不光是这位施主,很多香客都喜欢逗他,不过这位香客也确实是喜欢悟善,虽然身子不好,但是还是常常逗着悟善玩耍,他说他妻子过世的早,他就特别想要个这样可爱的孩子。”住持大师说。
“正是了,喜欢孩子,又刚好知道这古玉的来历这样的清楚,知道古玉价值连城却又不起贪婪之心,病入膏肓之时有刚好出现在你的寺庙里。这世间的古玉有多少,怎么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知道这块古玉的来历,如果说没有血缘的关系,我是断然不信的。”姥姥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悟善。
“施主的意思是说……”住持大师一拍脑门,“善哉善哉,竟然是这样,老衲糊涂啊。”
“过去就过去了,他以病的不成样子,以他的性子,断然不会认这个孩子的。”姥姥说。
“怎么听老施主这话的意思,倒像是认识这位香客。”住持大师问。
“我与这人倒是有些渊源的,这次来你这里,也是机缘巧合,想要来碰碰运气,谁知道竟然一不小心还寻到了他的后人,难怪我先前第一次看到这孩子就有些面善。”姥姥说,“大师可有兴趣听听我与你的这位香客的故事么?”
“愿闻其详。”
“那是我还年轻的时候,你也知道我年轻时候做的勾当,大多也都上不得什么台面,那时候我们出土的家伙,都很难出手,但是就偏偏有这么一位,神通广大,不管是什么样的东西都能出得去手,所以就成了我们的下家。他从来不问我们东西的来路,也从来不还价,不管我们带出来什么东西,他都能够照单全收。后来我隐约知道他是在海外有些背景,所以才做的得心应手。当时我们在道上都称他一声大先生,因为他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所以我们才这样称呼他。原本我无意留心他的私事,只是因为他在生意场上对我们很是关照,关系也渐渐好了起来。后来我们那一伙的人都发了家,渐渐散了,在没有人联系过他。只有我还时常和他保持联系,我这个人喜欢结交朋友,我和他爱人的私交不错,再加上我还有事儿有求与他。”姥姥说,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世上还有人竟然能够让姥姥有事相求的。
“这位大先生,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就是特别的喜欢收集古玉,世间有古玉一百,他认得九十九,他收玉,也赌玉,所以家中的玉器数不胜数。丫头,你身上佩戴的那块古玉,就是从大先生那里求来的。”姥姥说,原来我的命符竟然是悟善的家人给的。
“后来我们有过一段时间没有联络,我听说他生了儿子,儿子又生了孙子,一家子倒是其乐融融。但是好景不长,我听说他的身体开始变差,他的两个弟弟因为赌博输光了家产,开始打他的主意。再加上现在世道也不像从前了,买卖愈发的不景气,没多久他就被自己的两个兄弟逼得走上了绝路。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已经撒手人寰了,只是听说他的儿子流落在外,据我的手下说,最后一次他儿子出现,就是在你这灵山寺附近。造化弄人啊,没想到,最后见到的,竟然是他的小孙子了。”姥姥看着悟善说着这话,满眼的动容之情。
“善哉善哉,施主不要难过,是人皆是如此,命数如此。”住持大师说。
“命数,是啊命数,这世间的命数看样子倒像是都是给好人定的,你是好人吧,若不是我得到消息赶过来,你还不知道要被你师傅欺压多久。你师傅那样的人,倒是活的自在,如果这次不惩治他,不知道还会逍遥多久。”姥姥生气的说,住持大师沉默不语。
“你这和尚,一定是听不得我说你们佛祖的坏话,榆木脑袋,愚不可及。”姥姥嗔怪道,大师也不答话,就那样微笑着看着姥姥。
“施主的脾气还是年轻时候一样,这样的阴晴不定的。”大师这句话说完,我差点笑出声,阴晴不定这个形容姥姥还真是贴切。
“好了,不管你怎么说,我有一件事儿要求你答应。”姥姥突然说了软话,“这个孩子待在你这里也注定是一辈子的和尚命,我要把他一起带走。”

第三百二十四章 嘱托
听到姥姥这个要求,住持大师先是一愣,然后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咱们两个真不愧是故人,不瞒你说,就是你不提,这次我也打算这么做,让你带着悟善这孩子,下山去见识见识。”住持大师笑着说。
“师傅,您这是要赶我下山。”悟善吓了一跳,大声的说。
“悟善,你从小虽然与我佛结缘,但是毕竟寺庙清修,困苦异常,你还小,不应该一辈子只困在这个小小的寺庙里,你就权当是代替为师,还俗,去到这大千世界里,走上一走吧。”住持大师这样说,既照顾了悟善的情绪,也让悟善不得不心甘情愿的跟着我们下山了。不过话说回来,悟善这孩子天资聪颖,志不在此,他喜欢研究地质,倒也是难得的人才,说不定下山以后,能够更有出息也说不定,我们隗家虽然没有李家那样的魄力,但是供养一个悟善却还是绰绰有余的多,这不过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儿。
吃过了晚饭时间已经挺晚了,最近大家都没有休息好,所以这一夜大家早早的就休息了,我在院子里四处闲逛,倒是不觉得困,就看见悟善站在鱼缸前面,独自一个人。
“这么晚了还在喂鱼?难道鱼也喜欢吃宵夜?”我打趣的说。
“没有,我只是在和他们聊聊天。”悟善说。
“聊天?你总是和鱼聊天么?”我问,来到寺里这么久,这还是我第一次和悟善聊天,和同龄的小孩子不一样,悟善不会缠着你说话。他比很多小孩子都要安静。
“是啊,我平时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都是和这些鱼说话,和他们说一说,心里就会舒服很多,虽然师傅说有什么心事要跟佛祖说,可是有的话总觉得跟佛祖说了也不好。你说是不是?”悟善问我。
“所以你就总是跟这些鱼说话?”我问。
“嗯。”悟善点点头。我心里有点泛酸,这小人儿的心里究竟装了多少事儿呢,放眼这整个寺庙。也都没有什么和他年纪相仿的僧人。
“悟善,你有没有什么朋友?”我问。
“朋友?这些鱼就是我的朋友啊。”悟善说。
“不不不,我说的是可以陪你一起玩耍,吃饭。学习的朋友。”我说,悟善忽然沉默了。然后摇了摇头。
“你从来都没有下过山么?”我问。
“下过一次,有一次跟着师傅去了山下买药,但是很快就回来了,不过我在山下也见到了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穿的和我不一样,似乎样子也和我不一样,我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愿意和我做朋友。施主。我下山之后,还会再回来么?我会想师傅的。你不知道师傅最近的身体不太好了,所以我有点舍不得师傅。”悟善说。
“悟善,你的人生属于你,你师父的属于你师父,你想念他的话,可以随时回来看他,但是这座寺庙并不属于你,你不是想当地质学家么,这里可没有办法让你当上地质学家是不是。等你到了山下,就要努力的适应山下的生活了,刚开始可能会有点困难,但是很快你就会习惯了,相信我。”我宽慰悟善说,终于悟善笑了笑,然后坚定的点了点头,“你看,这就对了,我们在山上还会再安排一些事情,总要再逗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就好好陪陪你师傅吧。”我说。
“好。”悟善开心的说,然后我们道别,我回了房间,忽然就觉得困意袭来,不多时便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起来,就觉得浑身舒爽,像是把这几天的不愉快,全都用这一觉带走了一样。我四处都没有看见姥姥,云希明说,他一早起来,就看见姥姥已经下山去了,想必又是去处理家里的事儿,也不知道最近到底是有多忙,姥姥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本来想找悟善说话,却在养孔雀鱼的鱼缸旁边碰到了住持大师。
“大师早。”我客气的打招呼说。
“隗小施主,你是来找悟善的?”大师问。
“对,我本来想找悟善聊聊天。”我说。
“不巧,悟善今早陪着隗老施主下山去了,他即将远行,总想着为他办置一些山下的用品。”住持大师说,“施主要是有话想聊,不知道愿不愿意陪老衲喝杯茶,聊上一聊。”大师说。
“那自然好。”我于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住持大师便推开了旁边悟善的卧房的房门,我看见桌子上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热茶,看来大师早有准备,在这里等我。“大师一早泡了茶,在这里等我?”我问。
“瞒不过施主,正是有话想要拜托施主。”大师客气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