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墓探 > 第419节 >

第419节

王娜姐检查了一下,竟然笑了说,“不是你的问题,他不过是晕血,昏过去了。”
“晕血?!这家伙,做了好事儿还弄得这么狗血。不过还多亏了他了,也是见了鬼了,他什么时候把炸药放在那下面的。”云希明问。
“应该是刚才搬冰块的时候吧。”我说。
“这东西不会再醒过来了吧?”云希明问。
“它现在还没有死,只是沉在水里,溺水而已,但是它一碰见水,是无论如何也抗拒不了的,所以尽管它不会游泳,也不会离开那里,直到倔强的死过去。”我说。
“那样就好,那样几天。”云希明说。
“这回还真是多亏了大哲了。”王娜姐说。
“可不是么,要不是他,我现在究竟在大吃特吃了。”陆大叔说,“古话说大智如愚,一点也没有错,我看这个胖子,不错。”
“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为内外之别,虚实之分。不过这一点还真不想是平日里的大哲,平日里,他搞笑幽默,这样的事情竟然半点也不放在心上。”陆大叔说。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的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很多时候大智若愚伴随的还有大器晚成,毕竟大智若愚要求的是不断积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断积累一样,多年的积累所铸就的往往是绝代珍品,出世的时候由于体积太大而需要精雕细琢,而不像外智那般的小玉一样几下子就可以雕琢出来马上能够拿到市场卖个好价钱,因而大器晚成之后往往都是无价之宝。所谓大智若愚者,外表普通,内涵丰富,这才是真正的智者。胖子虽然生性顽劣,但是多次拯救我们与为危难之中,这正是他做人的之后所在。”云希明检讨说。
“别看大哲平日里总是傻头傻脑的,关键时刻总是拯救我们。刚才的这个****按的实在是棒极了。”陆大叔说,如此看来这胖子也算得上是独具慧根,悟性颇高了。”
“梵语说,慧根为二十二根之一,五根之一。观达真理,称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称慧根。‘言信根者,于境决定,名之为信;信能生道,故名信根。言慧根者,于法观达,目之为慧,根同前释。然而悟性,悟性是一种超常的直觉。悟性人人有,它不立文字,不依理性,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义,它是与规律的一种自然妙合,发问题之宗旨,感现象之根源。科学家发明创造,文学家吟诗作赋,家独具匠心都是在开悟之后,即有所得。悟性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聪明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捧打不回,这就是有无悟性的区别,智慧有大小,悟性同样也有大小之分,悟性高,知天晓地,明古道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悟性是一种境界的体验。有悟性的人,其层次不断攀升,每有所悟,便有喜愉。悟有顿悟和渐悟之别。顿悟,当下了然,直指人心。渐悟是要经过许多过程,才见真如的。无论是顿悟、渐悟,都是一种超越自我,一次身心的洗理,妙在其中,难以尽言。胖子确实有这样的潜质。
“悟性和慧根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说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说一个人的智慧非同寻常。悟性是将已有的经验嫁给了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常常说某个人悟性好,重在表现理解一件事或物或某种抽象的东西时的速度快,而快的前提是取决于这个人已有的经验知识足够的多,并且必须具备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悟性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悟性只有一个功能,即直接认识因果关系,由效果过渡到原因,由原因过渡到效果。而真实世界的直观、及一切聪明、机智、发明、天才等,尽管在应用上多种多样,可很显然都是这单一功能的诸多表现。缺乏悟性在本意上就叫做痴呆,也就是应用因果律时的迟钝,是在直接掌握原因效果连锁和动机行为连锁时的无能。悟性是突然的领悟或者是如佛家所说豁然开朗。这胖子看上去可笑滑稽,时常犯一些低级错误,但是却又总在关键的时候心细如发,实在难得。”陆大叔说。
“希明,陆大叔,你们夸他可以,但是能不能不要说的这么夸张,我都听不下去了。再说,你,大哲,你还要在地上装死装多久?”我问。
“哎呀哎呀,难得他们这么玩命的夸我,你就不能让我多享受一会儿?”大哲抱怨着爬了起来。
“好你个胖子,你敢骗我。”云希明恼怒地说。
“好了,别争了,赶紧离开这里比较要紧。”我说。
“阴阴,我找到了开门的机关。”阿罗在那边喊道,原来机关是一块双面墙板,当下大家相互搀扶着走了进去。
我原本以为那边应该到了左慈的主墓室,谁知道却又是一间空墓室,只是墙上画满了壁画。
“阴阴,这墙上画了些什么?”王娜姐问我。
“看上去,有点像是某种祭祀。”我说。

第五百三十三章 祭(上)
“阴阴,希明,你们总说祭祀祭祀的,到底什么是祭祀?”王娜姐问。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云希明说。
“说到底,这样的祭祀就是一个心理安慰吧,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所指吧?”王娜姐问。
“也并不是这样。”我说,“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神灵的产生是有其发展过程的。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人类对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觉梦境,也是难以理解的。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的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万物有灵形成多神崇拜,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最高神职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后来的儒教也有自己的神明。”云希明说,“儒教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祇。儒教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从祀于天坛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称为淫祀。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原来祭祀还有这么多讲究,我还以为随便摆几碗米饭,弄点酒,就是祭祀了呢。”王娜姐说。
“当然不是。”云希明说,“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像你说的那种就是用东西来祭祀,也叫献祭。”我说,“祭祀神灵,是以献出礼品为代价的。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神灵也是如此。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理应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但人的喜好不一,不同的神灵也各有自己的口味,所以祭品多种多样。”
“有的阶段流行献食。”云希明接过话头,“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在诸多食物中,又以肉食为最。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肉食是人们拼着性命猎来的。当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时,肉食仍极为宝贵。孟子构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标准,弟子拜师的礼物也不过是两束肉干,可见肉食的难得。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古代用于祭祀的肉食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之列。祭祀也有用人的,但人本身不叫牺牲,古书只说用人,不说人牲。作为祭品的食物除牺牲外,还有粮食五谷,称粢盛。鲜嫩的果品蔬菜在民间祭祀中也是常用的祭品,《诗经》中屡屡提及;佛教传入中国后,斋祭中果品更丰。另外,酒也是祭祀神灵的常用祭品。”云希明一边给自己包上一块干净的纱布一边说。
“还有的用玉帛,神讲究衣着饰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左传》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墨子·尚同》云:其事鬼神也,圭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玉帛包括各种玉制礼器和皮帛,这是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祀手段,玉在祭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周礼》里有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之说。玉是贵族佩带的宝物。在缺少金银饰品的古代,玉是十分名贵的。佩玉,成为贵族特有的标志,在汉代有君子玉不去身之说,有用玉作符节、印信,十分贵重。玉的礼仪制度在这时候空前发展!人们把玉视为美好的代名词,连想象中天神的居处也称为玉台。帛,是丝织物的总称,是贵族用于御寒蔽体的生活资料。古代普通人仅能以葛麻为衣,《左传》记述的卫文公也不过以帛作冠,帛在古代是极为珍贵的。正因为玉帛的稀罕与贵重,古人祭祀时以玉帛为祭品。”
“也不是所有的都这般省事。”我说,“也有用人的!人以人做祭品祭献神灵,古书称用人,后世称人祭。人祭,不仅在原始宗教中有过,而且在往后发展阶段的宗教中也有过,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价值不能体现。战争中的俘虏,女性可以供人玩弄,儿童可能被收养入族,而成年男子都被杀祭神灵。商代的人祭之风炽盛,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残,不仅有大量卜辞记述,而且有考古遗迹证明。人祭的形式有火烧、水溺、活埋、刺喉沥血和砍头,甚至于把人剁成肉,蒸为肉羹。春秋时代的人祭现象虽不象商代那样触目惊心,残不忍睹,但也并不罕见。《左传·昭公十年》载:鲁国季平子用人于亳社,《昭公十一年》也记述,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雎之社。《史记·秦本纪》说秦穆公将以晋君祠上帝,《陈涉世家》也称: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人做为祭品的另一现象是为男神提供美女。当青铜时代的厮杀开始后,妇女由于体力上的缺欠,失去了母系氏族时期的尊位,渐次沦为男性的奴隶,其生产、生殖能力也被贬到次要地位。相反,女性的美迎合男性统治者的需要被片面强调起来,面目姣好的女奴成为****的牺牲品。为了满足想象中的神灵贪恋女色的*,产生了以美女为祭品的习俗。不论杀死、活埋、淹死,都是以美色娱神的表现。名义上是让她们的灵魂去做神灵的妻妾,实际上是供神灵玩弄。古籍载,秦灵公时曾经用公主妻河,而战国时魏国邺地河伯娶亲的闹剧更是有力的证明。人祭中还有以童男童女祭神灵的现象。以童年人体作祭品,一是由于童体肉嫩,二是基于神仙喜欢儿童,儿童天真无邪,纯洁无瑕,这正与仙家凌空御风、长生不老的追求相关联。”
“还有就是用血。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血能维持人或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于死亡,好像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佤族有猎人头作祭品的习俗,猎头的血迹就有神秘的意义,猎头血掺以灰烬和谷种播进地里,认为这样能促进谷物的生长。锡伯族祭祀地神时,就把杀猪后的猪血洒在地里。一些彝族人祭地时,以鸡毛醮血沾在象征土地神的树枝上。”我说。
“我天,这也太可怕了。”王娜姐说。
“物品还是其次,祭祀的手段才更为残忍。”我说。

第五百三十四章 祭(下)
“手段?还有更恐怖的么?就听你刚才说的就已经够恐怖了。”王娜姐说。
“自古以来对祭品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多种多样,祭品的种类如此丰厚,对于不同的祭品,古人就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说燔烧,祭天神使用。西周以前关于天的观念还不明确,在各种天体神灵中,日神最受重视。甲骨文有出入日,岁三牛的记载,可见当时每天都要举行迎接日神和恭送日神的仪式,且有在仪式上杀牛和杀羊以作牺牲的事情。周代开始,对天的崇拜从自然崇拜中突出出来,朝迎夕送日神之礼不再举行,祭天之礼,兼及三望,即将日神视为天帝的属神,祭天时兼及之。祭天的方法,据《礼记·祭法》所说,是燔柴于泰坛。实际上,除天帝、日神之外,祭祀天上其他神灵也用此法,《周礼·春官》中有以实柴祀日月星晨之说。实柴是指将牲玉等品加于柴上。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我说。
“还有灌注,是祭地神使用。《周礼·大宗伯》说:以血祭祭社稷。血祭的方法,据清人金鹗在《求古录·燔柴瘗埋考》中解释:血祭,盖以滴血于地,如郁鬯之灌地也。可见灌祭就是把用来祭祀地神的血和酒灌注于地,血、酒很快就渗透到地下,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达之于神。《礼记·郊特牲》载: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臭指香气,周人降神以香气为主,所以献神之前先灌鬯酒,用香气浓郁的郁香草调和鬯酒,香气就能随着灌地通达于黄泉。灌鬯用的勺以圭璋为柄,是为了发挥玉的润洁之气。”我继续说。
“还有瘗埋,就是挖坑将祭品埋没,祭山神和地神使用。”云希明补充说,“《山海经》中保存着丰富的山神崇拜资料,如《南次二经》之首: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北山经》之首: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吉玉用一圭,瘗而不糈。在《山海经》所列各种山神的祭法中,瘗埋占绝大多数。祭地神时除将血、酒灌注于地,其他祭品则要挖坑瘗埋。《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也就是说,只有将祭品埋于地下,地神才会知道人们正在祭祀他,才能接受祭品。”
“另外沉没也是常见的手段,是祭水神使用。《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书中有帝尧沉璧于洛水以祭洛神的记载,这可能出于传说。但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是确凿可信的。甲骨中有这样的记载:求年于河,尞三牢,沉三牛,俎牢。考究其字形,沉字正是把牛或羊沉入川中的象形。而且,用人祭河神的记载在甲骨文中也有所见。如丁已卜,其尞于河,牢,沉嬖,辛丑卜,于河妾。嬖、妾就是作为牺牲的女子,将其沉入河中祭神,这实际上就是后世所说的河伯娶妇。周代以后,沉祭仍很盛行。《周礼·大宗伯》谓:以狸沉祭山川林泽。郑玄注释说: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仪礼·觐礼》也说:祭川,沉。水神居住在水下,将祭品沉入水中,容易被水神接受。”云希明说。
“再就是悬投,这是祭山神使用的。悬又叫升,就是把物品悬挂起来礼神。《仪礼·觐礼》说:祭山丘陵,升。《尔雅·释天》也说:祭山曰庪县。《山海经·中山经》记祭祀自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诸山神的礼仪是,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即将祭品用玉悬挂起来。投就是将祭品投放于山中地上。《山海经·北次二经》记祭祀,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诸山神的礼仪是:毛用一雄鸡、彘、瘗,有一璧一圭,投而不糈。即将祭祀用的璧和玉投掷远处,而不陈列祭具。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处理祭品的手段,不胜枚举。”云希明说。
“哪止五花八门,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令人毛骨悚然。”陆大叔走过来感慨道。
“大家的情况怎么样?”我问。
“放心吧,都没事,都是轻伤,没有大碍。”陆大叔说。
“阴阴,祭祀不都是非常正式的么,我看这个壁画画的,怎么是在坟墓里?”王娜姐问。
“祭祀的场所也很有讲究,并不都是体面的场所。”我说,“祭祀,总要在某些地点举行。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树下,或在水边,或在杆下。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祭祀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平地,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祭祀场所。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墠。《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礼记·祭法》说:除地为墠。第二坛,《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第三是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第四是宫庙,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还有就是坟墓,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我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