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入地眼 > 第183节 >

第183节

“扯淡,那地真有龙气,凌霄阁还能瞧不出来,不过是后世之人以讹传讹。”白近摇摇头。
“万象神宫是唐初时候修建的,大清……这中间相隔了近千年的时候。”凌芷寒蹙眉疑惑看着白近。“您怎么会知道万象神宫?”
“谁知道什么神宫,我也是一个月之前才知道,这事还得先从那处大清龙脉宝藏说起。”白近吸完最后一口烟。“我们白家世袭罔替为辽东王,据说就是和这处宝藏的下落有关,唯一知道宝藏位置的只有白家的人。”
“您是满人?”叶知秋问。
“不是。”
“大清的宝藏怎么会让外姓人知道?”叶知秋一脸愕然。
“怪就怪在这里,大清皇族都不清楚这宝藏的下落,为什么白家会知道我也不清楚,不过从我太爷爷开始,就没听谁说过这宝藏的事,世代相传,就因为白家掌握着这处旷世宝藏的下落,所以大清才对白家礼让三分,世代恭敬,你们刚才瞧见我背上的龙纹吗?”白家指了指自己后背。
“这龙纹我知道,是大清龙旗上的图案,这龙纹比后来的大清黄龙旗还要早,是八旗的令旗。”叶知秋很认真的问。“您老干嘛把大清的龙图纹在身上?”
“谁他娘纹大清的龙图,这是咱老白家的标志,大清用的龙纹,那也是借用咱白家的。”白近一脸骄傲回答。“白家最开始的龙纹并不是这样,就和他项链上的相同,生有双翅,龙本来就是飞的,有双翅感觉画蛇添足,后来就把双翅给隐去,剩下现在的样子。”
我们越听越吃惊,只有白近依旧不以为然,他似乎从来都没有相信过这些。
“你堂堂辽东王,在关外名声显赫,不好好享清福,怎么和万象神宫扯上了?”将军笑了笑问。“难不成你也惦记万象里面的宝藏?”
“我惦记?”白近爽朗的笑出声,拍了拍自己胸膛。“咱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我连自己寿衣都准备好了,指不定今儿躺下去,明儿能不能起来还说不清,我惦记那些玩意干嘛,何况万象到底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别给我提什么宝藏,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有屁用,真惦记我还不如好好寻思找好大清在关外的宝藏,干嘛吃力了不讨好跑到这鬼都不来的地方。”
“您连万象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您找这地干嘛?”我疑惑的问。
“之前不是给你们说了嘛,传说我白家先祖是乘双翅飞龙到的关外,这事玄乎反正我从来没相信过。”
白近随手往篝火上倒些酒,火势腾起照亮他沧桑的脸,白近不慌不忙告诉我们,辽东王传到他这一代,也就剩下一个头衔,他从来没把辽东王当回事。
打完日本子后辽东太平了一段日子,那个时候有一个正黄旗的纨绔子弟,祖上在大清是权贵之臣,官拜礼部侍郎,后来家道中落一直默默无闻。
有一天这人来找白近,拿着一副画卷想卖,说是他祖上留下的东西,白近寻思败家败到卖祖宗遗物,实为不孝训斥了几句,来人说画卷或许和白家有关,白近好奇展开画卷,顿时大吃一惊,那是一副壁画,上面有一座修建在沙海中气势恢宏的宫殿,而在宫殿上方他看见一条展开双翅的飞龙,样子颇为像是白家族谱里先祖所乘骑的飞龙。
白近连忙追问壁画的出处,这人告之是清朝平定准噶尔后,从西域进贡之物,他祖上见壁画精美绝伦便临摹一份,可年代久远壁画来源之地已经无人知晓,西域面积辽阔单凭一张画卷根本找不到什么。
“这事当时我也没在意,就这么搁下,直到一个月前,有人上门指名道姓要找我。”白近望着篝火说。“开门见山说是在西域有一处宫殿,这宫殿中的龙图和白家的标志很像,他能带我去这个地方,但找到之后和我五五分账,从这人口里我第一次听到万象神宫这地方。”
“有人告诉您万象神宫?”宫爵有些没反应过来的样子。“这么重要的地方,既然知道干嘛要找您,这人自己去不就成了。”
“这理我当然懂,不是这人胃口不好,而是能耐不行,想必他说的这地,他一个人也找不到,我白近其他的不敢说,但只有我答应的事,那就是一口唾沫一颗钉,决不食言,何况看架势这地方不简单,他找我总比找别人放心,冲着辽东王这三字,我也不会见财起意图谋不轨,再说他知道地方,我出人出力。”
“这么说您也是冲着万象神宫宝藏去的?”凌芷寒问。
“饿了不能当饭吃,渴了不能当水喝,我冲着那些玩意不是找罪受嘛,我都这把岁数,扪心自问这辈子算是值了,如果还有遗憾,那只有我白家先祖的传说,我也想在有生之年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白家豪情万丈笑了笑。“何况反正我也是半截身体埋在土里的人,也不怕折腾,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不亏。”
“告诉您万象神宫的人是谁?”我全神贯注问。
白近回头向我们指了指远处帐篷外独自坐着的一个中年人,身体很瘦小,青袍裹身,头髻锁发,脚踏棉布鞋,身挎一布包,目光自然无为、虚静守柔。
“他叫步东远,是一个道士,就是他告诉我万象神宫的。”
“道士?!”将军眉头紧锁望向白近。“装神弄鬼的人,你啥时候这么不靠谱,人家一句话你就屁颠屁颠不远千里跑这里来了?”
“笑话,我好歹也摸爬滚打几十年,这么大的事,你以为我会听别人一面之词。”白近咧嘴笑了笑。“来之前我找人查过步东远的底,这人没什么名气,不过他师公可来头不小。”
“他师公?是谁?”宫爵问。
“王圆箓。”
“王道士!”叶知秋一听吃惊的站起身,看向远处闭目盘坐的步东远。
“你又知道?”田鸡在嘴角挤出一丝苦笑。“说点有用的成不。”
叶知秋根本没有理会田鸡,一脸认真对我们说,王圆箓在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
他虽然身为道士,却成为佛教圣地莫高窟的保护者,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也是他第一个发现了莫高窟中的藏经洞。
“斯坦因就是在欺骗了王圆箓后,从敦煌带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人功过两分,若不是他的保护想必还会有更多的文物被毁坏,可惜他也直接导致了敦煌文物的流失。”叶知秋中肯的说。
“步东远不傻,也知道一面之词说不动我,他告诉我,在他师公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已经对里面的东西进行过整理,其中大部分重要的经卷和文献都被转移并且妥善保管,那些流失的大多是后世的拓本。”白近看着我们继续说。“步东远的师傅在翻阅这些东西时,发现在西域某地应该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宫殿,可到死也没能找到宫殿的确切位置,机缘巧合让步东远在一份玄奘亲手翻译的汉文经书中,看到一段颇为不寻常的记载。”
“什么记载?”凌芷寒问。
“那段记载应该是写在两卷经文中,可惜其中一卷不知下落,在另一卷上面说玄奘返回长安时候,夜晚在一处古堡内的佛院停歇,写下神佛金宫显圣大漠。”
“古堡中有佛寺……”叶知秋来回走了几步低头冥想,突然抬起头兴奋异常。“麻扎塔格戍堡!在西域这是唯一一座修建佛寺的古堡,而麻扎塔格戍堡的位置刚好就在红白山!”
“对,步东远也是这样推断出红白山,在他发现的经卷后面还画了一幅双翅飞龙,玄奘一直认为这是佛家的八部天龙守护的圣地,而步东远结合他师傅的发现,猜测出万象神宫很有可能在红白山的附近,他曾多次前往找寻可一无所获,应该是知道人单力薄,靠一己之力难以成事,思前想后才找到我。”
听完白近说的话,我终于恍然大悟他是怎么得知万象神宫的下落,步东远的话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吉姆夫妇的话,斯坦因就是因为在佛经后面玄奘的记载发现了万象神宫。
可惜关于万象的位置却在另一份斯坦因没能带走的经文中,这也是他穷尽一生也没找到万象神宫的原因。

第176章 冥飞天
白近的出现无疑让我们绝处逢生,休整一天后我们开始向红白山方向折返,步东远对这里的地形极为熟悉,想必是因为他多次到这里找寻的缘故,这处绿洲的位置就是他发现的,算是中途一个补给点,没想到阴差阳错让他们遇到孤立无援的我们。
在茫茫荒漠中颠簸了五六天,酷热和风沙在一点一点消磨我们的意志,唯一还能支撑我们坚持的只有步东远为我们描述的那座红白分明的神山,自从白近出现以后,卓明风更不愿意和我们走在一起,他一人远远的落在后面,甚至连白近提供的食物,他也一口不吃,全靠从绿洲带来的水充饥。
我总是习惯过段时间就回头望一眼,五六天时间一口东西不吃,只喝水在这荒漠中无疑是自杀,我真担心下一次回头的时候,已经看不见最后面骆驼上的人。
可是卓明风总是会出现在我视线中,我甚至都没有发现他有丁点虚弱,正常人完全不可能坚持到现在,何况我根本看不出卓明风是在坚持,被汗巾遮挡的脸上,那双锐利的眼睛依旧透着精力充沛高傲的目光。
我只期盼能早点从这片死亡之海走出来,白近带来的补给因为多了我们,如今也所剩无几,每一次翻越一座沙丘,我就在心里期盼,那后面便是红白山,可等到我们努力的爬过去,脚下仍然是一条沙岭,放眼望去四周依旧是一片沙海的波涛。
直到离开绿洲第八天的中午,当我们翻越一座高耸的沙丘时,我终于隐约看到前方一座山岭,在万里平畴般的沙漠之中,红白对持横空出世,若万里长城西出阳关凸显在一片茫茫沙海之上,给人视觉上一种强捍的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