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入地眼 > 第666节 >

第666节

“为什么?”叶九卿有些好奇。
“虞、虢二国并非是小国,在当时是重要的西周诸侯国,国力虽然没有晋国强大,但绝非羸弱,晋国假道伐虢被后世传位兵法良计,殊不知兵家大忌便是孤军深入,晋国大军要攻伐虢国,势必要经过虞国,一旦虞、虢二国联手,晋国大军势必两面受敌会被围歼。”
“史书上不是说,虞国国君贪图宝玉良马,心生贪念才同意借道给晋国啊。”叶知秋说。
“史书?”封承面无表情摇头。“史书都是胜者在书写,上面能看到多少真实的东西,这里谈的是国家兴亡,当时乱世能登上君王之位的人,又有几个是酒囊饭袋,你真当一国之君会为了宝玉良马,把家国社稷的安危拱手送出?”
“您是说虞国国君肯借道是另有其他原因?”我听出封承话语中的深意。
“非但是虞国,晋国冒着孤军深入的危险也要攻伐虢国,看起来并非是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赵阎若有所思点头看向封承。“晋国是不是另有所图?”
封承喝了一口茶继续对我们说,整件事并非一句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能概括,首先要从晋国国君姬诡诸说起,在竹书纪年中曾记载,他的名字来源于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
“姬诡诸和姬渠这两人各为国君,都是西周世袭侯爵,你们没发现这两人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封承问。
“都姓姬!难不成这两人一脉相承?”程千手说。
封承点头,姬诡诸和姬渠非但是一脉相承,关系还非比寻常,自从牧野之战武王灭商,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土,控制殷商后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这些地区。
到西周中叶,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和保护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国在内的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
它们互为犄角之势,负责监视并阻断荆楚和淮夷、于越结盟,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在汉阳诸姬中最大的诸侯国便是晋国,轮关系晋国和随国国君是叔侄。
在春秋时期随国国力相对强盛,所以在春秋早期敢于屡抗楚锋,成为抵御楚国东进北伐、问鼎中原的前沿堡垒。
“晋国和随国是叔侄的关系,又是周王同气连枝的亲戚,周王知道昆仑金阙供奉有神人,想必汉阳诸姬也应该知道,难怪随侯会想方设法逼问彭家后人长生的秘密,原来他知道神人的存在。”叶九卿恍然大悟。
“姬诡诸征伐戎狄,并且活捉了首领诡诸,而这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的征伐,却在竹书纪年中详细的记载,当时随同姬诡诸出兵的便有随侯姬渠的父亲。”封承不慌不忙对我们说。“而且他们征伐的戎狄,你们知道是谁。”
“谁?”
“西辽河与大凌河流域的部落。”
“红山!”叶知秋顿时大吃一惊。“那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他们抓获了当时统领红山文化的首领,想必就是从首领口中得知了月宫九龙舫和神人的传闻。”
“对,竹书纪年是晋国史官所写,因此对这场攻伐记录的很详实,从抓获的首领口中,晋国国君得知真有长生不死的神人存在,并且以羽龙为标志,传闻中找到羽龙便能获得永生,并且在部落中还有一尊青铜器物,被称为九龙程瑞尊,得到此物便能得到长生。”

第597章 九龙程瑞尊
第一次听到九龙程瑞尊这东西,我连忙追问这个器物的下落,封承端着茶杯回答,在这场攻伐之前,另一个诸侯国已经征伐过这个部落,并且带走了九龙程瑞尊。
“另一个诸侯国?是谁?”叶知秋问。
“虢国!”宫爵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封承默不作声的点头,其实在史书上的确有关于虢国征伐夷狄的记载,时间比晋国要早很多,九龙程瑞尊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被当成战利品带回虢国。
要知道汉阳诸姬和周王是一脉相承,昆仑金阙中供奉有神人的事,诸侯其实都知晓,只不过没有谁知道昆仑金阙的确切位置,从戎狄首领口中证实神人的存在,这对于当时的姬姓诸侯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发现。
长生不老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甚至远远超过财富和权力,即便仅仅是传闻,但有丁点可能这些君王都不会放弃,因此在竹书纪年中记载,晋国国君对九龙程瑞尊势在必得,但要攻伐虢国,就必须要借道虞国,所以晋国国君便密会虞公,以九龙程瑞尊的长生之力为许诺,一旦攻下虢国倘若真找到九龙程瑞尊,便和虞公共享长生之术,若是这个传闻只是子虚乌有,攻下的虢国领地归虞国所有。
如此重要的秘密当然不能记载于史书之中,但这并非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晋国国君为了表示诚心,的确是把晋国国宝玉璧和良马送给虞公,这便才有了虞公为了宝玉良马而借道给晋国的典故。
“乱世之秋果然没有泛泛之辈,若是真能长生,固然皆大欢喜,即便是以讹传讹的传闻,虞公不发一兵一卒便能占领虢国,两全其美的事,难怪虞公会力排众议,明明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要借道给晋国。”我恍然大悟喃喃自语。
“终究是鼠目寸光,这个虞公就是作茧自缚,也不想想,长生的秘密又岂会有人愿意和他共享,从晋国国君告之他这个秘密开始,就注定晋国不会放过虞国,在晋国国君心里何尝不是一箭双雕的打算,若是真有九龙程瑞尊,固然是天大的好事,倘若没有,虞国肯借道攻伐虢国,同样可以借道给虢国攻伐晋国,这样毫无远见的君主若是不早早除去,必定会成后患。”
“就是说,不管能不能攻下虢国,晋国回军势必都会剿灭虞国。”宫爵摇头苦笑。“贪心不足蛇吞象,最终还是害人害己。”
“封叔,那到底晋国攻占虢国之后有没有找到九龙程瑞尊?”叶知秋问。
“没有。”
“那这个传闻是假的?”
“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传闻,从抓获的虢国国君口中得知,的确是有九龙程瑞尊,这东西是征伐戎狄时候得到的战利品,至于有什么用,连就不得而知,但并没有人知晓这器物的神奇,后来这件东西也就下落不明。”封承回答。
“真的有九龙程瑞尊!这东西在传闻中,既然藏匿着长生的秘密,可怎么会出现在戎狄部落的手中呢?”叶知秋眉头紧皱自言自语。
我端起茶杯冥思苦想,从时间推算,当时月宫九龙舫还停泊在昆仑金阙才对,即便这艘船和红山文化的居民有过很长时间的接触,但归墟和龙伯这两个神族,在这个世界中都极力在掩饰自己真实的身份。
因此归墟人绝对不会想红山居民透露长生这样重要的秘密,唯一有可能泄露这个秘密的只有可能是带着涅槃轮的彭家先祖。
想到这里我拿起桌上的玉猪龙,百思不得其解:“这枚玉器也藏匿着永生的秘密,玉猪龙到底和九龙程瑞尊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见过九龙程瑞尊,这件器物被晋国国君逼问出来后,为了找寻这件宝物,便命人根据虢公口述描绘出九龙程瑞尊,这个宝物的图案就收录在竹书纪年之中。”
“封叔,您见过九龙程瑞尊,那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叶知秋问。
“九龙程瑞尊是环状青铜器,下有三足支撑,上有九条羽龙镶嵌于青铜器上,中间有夜明珠一枚,每逢夜晚灯火寂灭之际,九条玉石羽龙通体晶莹剔透,元萤之光夺人眼目叹为观止,堪称稀世珍宝。”
“上面的羽龙是用玉石雕刻的?羽龙是什么样子?”赵阎问。
“羽龙是青色圆雕,玉质细腻,晶莹润泽光洁,羽龙整体作回首卷尾猪龙状,双耳耸立,椭圆眼,吻部平齐,鼻间有皱纹。”封承巨细无遗回答。
赵阎顿时一怔和程千手不约而同看向我手中的玉猪龙:“九龙程瑞尊上的羽龙,难道,难道就是玉猪龙?!”
“你学考古的,出土的玉猪龙一把是在什么地方钻孔?”封承答非所问看向叶知秋。
“一般是顶部的双面孔最为常见,但也有发现竖向的通天孔,不过和红山文化特点不符,推测是后人第二次加工留下的痕迹。”叶知秋不假思索回答。
“那你再看看手里这枚玉猪龙的钻孔。”封承看向我很平静说。
我把玉猪龙转动,在底部看见单向的钻孔,很显然这并不是用来佩戴,忽然间反应过来,九龙程瑞尊上的羽龙是镶嵌在青铜器上,而玉猪龙其实就是羽龙的另一种形式。
底部的钻孔就是用来安放于青铜器上,可见我手中的玉猪龙正是九龙程瑞尊上的九条玉石羽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