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入地眼 > 第768节 >

第768节

“七爷不是说要去见不准的后人,可您姓傅啊?”薛心柔问。
“我的确是不准的后人,先祖传承一本文献史书,就是众所周知的竹书纪年,但是先祖传承的这本才是真正的全本,里面记载了很多和正统史记出入很大的内容,我曾经怀疑过这本文献史书不过是毫无任何价值的野史。”傅瑾风心平气和对我们说。“是七哥根据文献史书上记载的内容,用他找到的遗迹和古墓像我证明这本书的价值,七哥虽然是盗墓的,可从不觊觎这本书中的记载,他找到的那些遗迹和古墓,只是想打消我的疑惑和顾虑,从未拿走过一件东西。”
“傅老,七爷把您当莫逆之交,他重情重义临死都没有像任何人提及过……”
“什么?!”傅瑾风目瞪口呆看向宫爵。“你,你刚才说什么?”
看起来傅瑾风还不知道朱七已死的事,等宫爵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傅瑾风重重坐到椅子上,一脸悲痛欲绝的样子,嘴里不断的蠕动:“说好谁先走,一定要去送最后一程,你怎么能瞒着我……”
“七叔一直重情重义,他驾鹤西去,应该知道你一定会前往悼念,他生前在我们面前都瞒着你的身份,又怎么会在死后去拖累你,这个秘密七叔守了一辈子,他自始至终就没打算告诉任何人。”叶九卿叹息一声说。
傅瑾风老泪纵横,痛心疾首说:“我今天的名声和地位都是七哥给的,没有七哥我什么都不是,我从来没有在意过什么拖累,是他面面俱到,凡是都先替我想,生前是这样,临死竟然也不肯让我送他最后一程,这名声我根本就没在乎过。”
“其实他也挺不容易的,我相信七爷很希望您能去,可毕竟你们身份和立场都不相同,七爷不想走了之后还给您添麻烦,七爷一番心意,傅老您别辜负了。”叶知秋说。
“他,他走时候可安详?”傅瑾风声音哽咽。
“七叔走的时候,我一直陪着他。”叶九卿神情哀伤的摇摇头。“他老人家走的,走的时候眼睛都没有闭,他还有最后一件心事没有了解。”
“我们来找你,就是想为七爷完成遗愿,如今能让七爷在九泉之下瞑目的就只有你了。”我说。
“七哥的事就是我傅瑾风的事,你们想问什么,只要我知道一定知无不言。”傅瑾风点点头。
第696章 颠覆
“七叔千里迢迢从关中到此,他老人家专程来找你,到底是为双什么事?”叶九卿问。
傅瑾风直言不讳,他和朱七是莫逆之交,自己是不准后人的这个秘密,也只有朱七知晓,同时朱七也毫无保留告之他先祖留下的秘密告诉傅瑾风。
最开始的时候朱七并没有意识到不准传承下来的文史抄本和朱家的秘密有什么关系,直到一次朱七把贝壳残片给傅瑾风看的时候,傅瑾风发现上面的玉猪龙图案竟然在文史抄本中出现过。
然后和朱七详细查阅上面记载的内容,这才让朱七得知了先祖秘密和九龙程瑞尊有关。
“两年前七哥突然来找我,约我前往香山一见,他给我看找到的另一块贝壳图案,为了追查朱家先祖留下的秘密,七哥一辈子都耗在上面,说实话我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只是不想打击七哥,没想到竟然真的让他找到了。”
傅瑾风回忆起两年前的事,那也是他最后一次看见朱七,找到的另一块贝壳让傅瑾风吃惊,可当朱七告之贝壳的来历,以及在三门峡找到的九座黄肠题凑皇陵,以及皇陵主人是周穆王时,傅瑾风这个搞了一辈子文史研究的权威彻底的震惊了。
竹书纪年中广为流传的一篇正是穆天子传,这篇穿插着神话和传说的传记一度让傅瑾风认为竹书纪年的真实性,但上面所有的记载,随着穆天子陵墓被发现,全都被一一证实。
“七爷向您提到过九州鼎吗?”薛心柔问。
“当然,作为史学家还有什么比九州鼎更让人入迷的东西,我一直试图从文史抄本中找到线索,事实上我的确有了一些发现,但是七哥两年前告诉我一些事,彻底推翻了我所有的推测。”
“七爷告诉您什么了?”田鸡问。
“朱家先祖留下一样可以得到天下的宝物,七哥反复推测最终发现,朱家先祖留下的宝物其实就是九州鼎。”傅瑾风提到九州鼎激动不已。“大禹在铸造完成九州鼎之后,就被秘密藏匿在一处青铜宫殿之中,而知道这座宫殿位置和下落的只有朱家先祖,由此可见,大禹铸造九鼎并非是为了象征王权和天下,而是另有更重要的原因和目的。”
“这些我们已经知道了。”我把两个贝壳拼凑在一起,隐约能看出一座青铜宫殿的轮廓。“七爷一直在找寻的就是这座青铜宫以及藏匿在里面的九州鼎。”
“当时这个消息让我大感震惊,这意味着流传后世的九鼎一直都是赝品,真正的九州鼎至今下落不明。”
“也不能算是赝品,对于一般人来说,九鼎的意义就是天下王权的象征,根本没有真假之分,唯一的区别就是,藏匿于青铜宫中的九鼎上铭刻的纹路和流传后世的截然不同。”叶九卿说。
“傅老,的确是这样,很难去判断真假,至少从夏朝开始一直传承到东周末年的九州鼎,都是同一件器物,虽然并非是大禹铸造的原物,但上面却藏匿着青铜宫下落的线索。”叶知秋指着最后一块没找到的贝壳。“这部分线索就在九州鼎之中。”
“七哥来找我,也是为此事,他让我翻阅文史抄本,看看里面可有周穆王和九鼎之间的记载。”傅瑾风看看我们,一脸认真问。“当时我看七哥心急如焚,也没有细问原因,既然各位陪同七哥找到穆天子陵墓,七哥为什么要找周穆王和九州鼎之间的记载?”
“傅老,整件事说来话长,我在穆天子陵墓中看见篆刻的金文,根据上面的记载,周穆王在西征之前,首先发动了对东南地区的征伐,是为了讨伐东夷,攻占一处部落时在战利品中发现一枚长有双翅飞龙的玉石,上面的龙形竟然和周朝大军旗帜上黑白相间的龙一样。”叶知秋说。
“这段历史我还清楚,根据文史抄本中的记载,穆天子当时征伐的东南地区,从地理位置来区分的话,应该属于红山文化的范围,不过红山文化的区域靠近辽西,周穆王接触到的很有可能是红山文化居民迁徙的分支。”傅瑾风点点头。
“对,周穆王得到的那块玉石正是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宫爵说。
“红山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玉猪龙,是最早的双翅龙纹,应该是传说中的应龙,可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傅瑾风从旁边书架上拿出两本书,翻开后找到周朝的旗帜图案和一枚玉猪龙的图案。“周朝的旗帜是黑白相间的龙,居然和玉猪龙上的龙纹相似,只是没有双翅,很明显是应龙的简化图案,为什么周朝会用应龙当旗帜呢?”
傅瑾风问出这话,我们顿时相互对视,很显然朱七并没有向傅瑾风提及月宫九龙舫的事,我猜想朱七并非是有意想要隐瞒,应该是不想把傅瑾风牵扯进来。
“傅老,这不是应龙,这是羽龙。”叶知秋试探的指着书中插图说。
“羽龙!”傅瑾风顿时大吃一惊,嘴角蠕动了半天。“难,难道周朝的旗帜和,和月宫九龙舫有关?!”
“您也知道那艘船?”宫爵漫不经心问。
“我搞文史研究的,一辈子都很严谨,对于月宫九龙舫多少还是有些耳闻,但从来没有相信过,我认为那不过是好事之徒杜撰出来的荒谬。”
“傅老,月宫九龙舫并非是无稽之谈,那艘船真的存在,而且七爷就是那艘船上人的后裔。”叶知秋不慌不忙说。“您说的没错,月宫九龙舫和周朝的旗帜有关,乃至再往前追溯,整个华夏的远古历史都和那艘船有关。”
“……”傅瑾风目瞪口呆,惊愕的摇头。“不,不可能,如果真有月宫九龙舫,为什么,为什么七哥没有告诉我。”
“七叔不告诉你,其实原因很简单,连他自己都没有把握能找到,何必让你知道一个没有留下丝毫线索的传闻,即便后来七叔知道月宫九龙舫的存在,他就更不会告诉你了。”叶九卿说。
“为什么?”傅瑾风一脸疑惑。
“你是搞文史研究的,而且还是这方面的权威翘楚,你可知道,一旦月宫九龙舫被证实的话,就意味着你之前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错的,那艘船的存在足以颠覆华夏远古的所有历史。”叶九卿心平气和回答。“七叔和你是莫逆之交,他又怎么忍心告诉你这个事实。”
“颠覆华夏远古历史?!”傅瑾风震惊无比,来回看看我们。“真正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一时半会哪儿能说的清楚。”
傅瑾风严谨同样也古板,他如果不搞清楚真相,一定会追问到底,我只能尽量用简短的话语告诉他,如果没有月宫九龙舫的出现,发生在远古的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结果会被直接改变。
问鼎中原的就应该是蚩尤,然后就是大禹,如果不是月宫九龙舫提供了九州全貌土地,恐怕华夏一族在史前洪水中就该消亡,直到最近的春秋战国,齐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成为霸主,也全然是那艘船的缘故,若是月宫九龙舫有心扶持,统一六国或许就是齐国。
“诸如此类林林总总的历史事件,都是被月宫九龙舫操控的结果,您如果认为这艘船的存在是荒谬的话,或许现在的一切都应该被改变才对。”宫爵说。
“这,这么说,我穷其一生心血去研究的一切都,都是错的……”傅瑾风目光呆滞。
“不是错的,而是您只能看到结果,而无法去触及过程,不惯是傅老您不行,任何人都无法去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叶知秋摇摇头声音柔和。“不过,七爷并没有骗您,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是真实的,从夏朝开始,月宫九龙舫对历史的影响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