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天墓之禁地迷城 > 第399节 >

第399节

那人被撞的身形不稳,向地面跌倒,他扑到在地后就一直没起来。
我们小心翼翼的向前靠近,当我离那人只有几米左右距离的时候,他却突然从地面蹿起,手中寒光一闪。

第四百章 三十九章经
“啪啪啪”连着几声枪响,那人动作倏然一顿,随后整个人就“砰”的一下,重重的摔在地面上。
我已经看到,那人的额头之上有一个弹孔,肯定已经活不成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小心的用枪指着他,慢慢走了过去。
到了近前,那人仰面朝天躺在地上,额头上的弹孔正在泊泊的留着血,这一枪肯定不是我打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枪法不行,瞄准的是他的胸部。
很显然,我的决定没错,瞄准他胸部的两枪都打在了腹部上。李东在一旁戒备着四周,对我说:“看看他身上有什么线索。”
我蹲下来开始仔细检查,先是看到他手中拿着一把短刀,在灯光下寒光闪闪,看着这湛蓝色的刀身,我不禁想起了武侠小说中的毒匕首,连忙将短刀踢到一旁。
刚才一直注意他的脸,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觉得这人的气质略显阴鸷,一头长发有些中性化。
此时却发现,他的衣服十分独特,质地轻柔却又不象丝绸,最奇特的还衣服的款式,这是一种完全复古的装扮,没有任何现代元素在内,从上到下硬是没找到一个纽扣。
我费了半天劲才找到衣服的口袋,在衣服的内侧,但是要先解开代替纽扣的那些布带,这人内衣式样也是对襟的古代装束。
我从他外衣口袋里找到一本小册子,看样子也是古董,里面全是竖排版的繁体汉字,看到熟悉的楷体,我判断这册子的年代不会太久远。
只是这封面上的名字有些耐人寻味,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十九章经。
这名字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我好奇的打开第一页,费劲的辨认着那些繁体字,还好以前喜欢看金庸原版小说,对繁体字表示压力不大,基本能根据上下文猜出字义。
只见此书开篇写道:
大洞真经云:高上虚皇道君而下三十九道君,各著经一章,故曰三十九章经,乃大洞之首也。 高上虚皇君曰:元气生于九天之上,名曰辟非。辟非之烟下入人之身而为明梁之气,居人五脏之中,处乎心华之下。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秘者,藏于上清琼宫也。
符者,文也。
五色流精,凝而成文也。
混化万真,总御神灵。
大致的翻看了一下,我忽然想起,原来前些天我在翻阅道家典籍时,曾经看过被誉为“小道藏”的云笈七签,这本古籍中就曾提到过三十九章经,之所以对这个名字有印象,还是因为金庸的小说鹿鼎记。
在鹿鼎记中有一本十分重要的经书,叫做四十二章经,但那个是佛教经典。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两本经书属于同源,结果却大相径庭。
现在粗略看完这三十九章经,这才发现,这本经书基本是道家练气纲要,里面涉及甚广,从宏观上阐述了练气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可以说,不论练习什么功法,只要你还是人身,五脏、经脉没有改变,那这本工具书就适用于任何人。
而且后面还有一些,对符箓、阵法、印决等奇术,从本源上的剖析。
虽然暂时还看不懂,但这不妨碍我把它当战利品收藏起来,留待以后再慢慢研究。
这人口袋里还有一些干枯的树叶,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但怎么看都觉得有些眼熟,我将小小喊过来,准备问问她。
可这女孩却扭着头,慢慢的来到我身后,一直不敢直视地上的死人。
这也难怪,如果是第一次见到死人,没人会熟视无睹,尤其小小还是个小女孩。
我安慰她说道:“我第一次见死人也和你差不多,吓得要死,不过见多了就不怕了。”
小小却撇嘴说:“谁害怕了,我是觉得恶心,打哪里不好,偏要打脑袋。”
看来我又白操心了。
小小看了眼那些干枯的树叶,说道:“神农架没有这样的树叶,这是其他地方的植物。”
哦我一听她这样说,仔细想了一下,既然我看着眼熟,那一定印象比较深刻,让我印象深刻的树木不多,我一一回忆了一遍。
慢慢地,手中的树叶与我记忆中的一种植物重叠在一起,我一下就把这些枯叶扔了出去。
因为我想起来了,这些是箭毒木的树叶这个家伙真是够毒的,竟然在身上带着这种要命的玩意。
之所以对这种树木记忆深刻,完全是因为,它还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见血封喉
对李东和小小说了一下这种箭毒木的特性,他二人也啧啧称奇。随后我又问小小:“象这种穿着古代衣物的人,是你们这里的人吗”
小小摇了摇头说道:“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人,不过他倒是和传说中的一些人有点象。”
“哦传说你说来听听。”
“老爷爷告诉我说,这大山深处有一批修行者,他们专门采集神山中的天材地宝,有时还从山民手中换取,这些人都十分古怪,而且行踪还很神秘,他们中就有穿着古代衣服的人。”
修行者这样称呼他们倒也没错。既然可能是修行者,那就排除了青蛇的可能性,至于他是否还有同伙,现在管不了那么许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正要结束检查,我看到这人的腰带比较特殊,完全是用皮条编制而成,手工极其精巧,但一样东西却吸引了我的视线,那是因为,他腰带上拴着一块玉牌
我差点以为,这玉牌与大熊那块完全相同。但摘下来后,仔细一看,除了大小、式样基本一致,其他方面还有很大差别。
这块玉牌一面是两个古文,我们同样看不懂,另一面是一个抽象图案,看着像是某种动物,或者是其他什么怪兽的样子。
我一下想到大熊的那块玉牌,不由得猜测起他们之间的关联,二者之间似乎带着敌意,但很明显,他们之间相互认识,不然大熊也不会露出那种戒备的神情。
再加上两块相似的玉牌,我敢断定,他们之间肯定会有不为人知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