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湘西鬼话 > 第119节 >

第119节

“当真是阎罗王要借我的兵士么?”土司王手扶旗杆,望着这离奇的一幕在心里默默的问了一句。
古人迷信,认为世界可分为三层。天上的是仙界,中间是人界,地下的是冥界。所有的地下世界都归阎罗王管,包括人死了之后,也要魂归地下,再由阎罗王根据此人生前的功过去分配转世轮回之类东西。
但这些终归都是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本身就是由人所想象出来的。至于阎罗王借阴兵的说法则更是无稽之谈,信不得半分。在我跟孙教授等人知道这个事情以后,稍一分析,便肯定了这些士兵的遗体能够逆水而上,这并非是有阎罗王在招唤什么的。这地下河里聚集着大量的鲶胡子,也叫鲶鱼。这种鱼夜间行动,又喜食腐肉。在它们夜晚出去寻找食物时发现大量漂在河里的尸体肯定是不会放过的。在饱餐一顿之后,有体积力气够大的鲶鱼拖了没吃完的尸体回洞想来也该是件不算离奇的事情。只是当时土司王和他的士兵不知道这水里有这么多鲶鱼,看到这些现象会想到迷信的方面去也很正常。
士兵们看了现象,认定了这是阎罗王在借阴兵。又加上前面几天一些天气的变化,山洪的爆发等等,越发的可以将这件事情说得活灵活现。土司王即便是不信,也不可能再去违背大多将士的意志,无奈之下,只能舍了丢失了士兵遗体,指挥着剩下的船队继续回程。
第一百七十五节
土司王回到福石城后,生还的将士们自是一番欢庆不提。而不幸战死沙场,最后连尸首都没得寻处的战士家属们多是暗然心伤,遥望东南(猛洞河下游也可以看作是福石城的南方偏东。而照古时客死异乡不能返乡安葬者,大多认为其魂魄依旧在其死前的地方漂泊。)拜祭不已。如此几家欢喜几家忧,土司王看在眼里,只能对那些阵亡的将士家属多加抚慰。可再多的赏赐和言语的宽慰又如何能抚平失去亲人甚至连亲人的尸首都无处可寻的悲伤呢?
这时,在流落河的“阎罗王借阴兵”在乡民间已经有了传闻。乡民愚昧,也大多信以为真。不少痛失亲人的乡民来到河边拜祭。由此,流落河的地下河口连着阴间的通路,便慢慢流传了开来。对于这些流言,土司王也无意去阻止。
只是在一些胆大的人心里偶尔会泛起一些疑惑或者是说是好奇。这传说的阴间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又或者自己死后到了阴间,又会是怎么一般的情形?这其中,也包括了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土司王。
土司王虽然独霸一方,万人敬仰。但终归也会有死的一天。而人对于死后的未知总会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土司王也不例外。终于有一天,土司王作了个决定,挑了几个心腹卫士出来,交待他们延流落河进入地下水道,一路前行,最好能找到传说中的阴曹鬼府,问一问那阎罗王,自己死后到底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那几个卫士领命后悄悄的出发了。数月之后终于平安返回。回报土司王说,阎罗王说了,土司王生前雄霸一方,死后也将是一方鬼杰,而且阎罗王早已安排了土司王死后继续统领他生前的兵马镇守阴曹地府的边关。土司王将信将疑,又问自已死后到底会镇守那里,那几个卫士异口同声的一起回答,就是流落河里的阴河渡口。
卫士们始终天衣无缝的回答终于让土司王信了这些鬼话。同时也在暗暗的在心里为自己死后的前程思量起来。思前想后,计较停当,又吩咐这些卫士偷偷征召民夫工匠,进入自己死后要镇守的阴河渡口,选个地方,按照福石城的模样修座城池,以作为自己死后的王城。同时秘密挑选死士,以便死后,也能有些将士追随自己。
那几个卫士推脱不过,只能领命而行,带了工匠人手进了地下河修建城池,耗时十余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尚未完工。而此时,年仅三十一岁的土司王彭翼南卒。当年奉命修建地下城的卫士们尽算被土司王的死士们灭口,包括工匠民夫无一幸免。而剩下的死士们则依照土司王生前的安排,立誓生生世世,子子孙孙皆追随土司王于地下,永远不得再见天日。
土司王出殡当日夜间,于福石城抬出八口棺木,分八方,各有数十卫兵护送。真棺由死士护卫,携同陪葬的金银珠宝,径自送入地下河尚未完工的城池中。而其他七口伪棺,则在离城后急速前行,到天明前随便挑个地方掩埋。随行卫兵则在处理好棺木后,自行选择地点以身殉王。
自此,从土司王棺木进入地下的城池后,到现在已经有了五百余年。而随同追随土司王一路来到地下的死士们则依旧在履行着自己的当年先辈们的誓言。守护着这座位于地下的土司王城。
…………分隔符…………
眼前这位形容枯槁,衣不避体的老人,断断续续的向我们讲述了这座地下城的由来。老人的话语里夹杂着古朴的湘西土话和古苗语。即便是专门研究湘西考古的孙教授也听得甚是吃力。不过幸好,大概的意思加上众人的推敲过后还是能明白的。说白了也一句话,这座城就是土司王生前给自己修的陵墓。
在我想来,土司王当初派进这地下河的那几个卫士八成根本就没进到过这里。只是随便找了个地方藏了几个月然后编了通鬼话回去交差了事。孙教授也比较赞同我的这个说法。只是他对于后来土司王死后,发誓追随土司王的死士们能存留到现代十分的迷惑。照常理,五百年前进来的几十个人,即便是有男有女,也不大可能有后代能存活到现在。
还有,胡志强的那对银手镯似乎也和这座地下城有些说不清的联系。否则,那老人决不会在看见掉在地上的银镯后,马上便指挥那些泥人放弃了攻击的。
想到这些,我又稍微留意了一下这个幸存的老人和攻击过我们的那些活动的“泥人”,发现除了这个老人之外,似乎那些“泥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种类似于人的生物。最明显的几点就是那些“泥人”在脱
去部分表面的干泥后,能看到它们有着通体的毛发,还有就是嘴唇突出,牙齿也较人类尖细得多。这样看来,那些“泥人”跟人一比,更象是一群体型偏大的猴子。
“你们,是怎么,活到现在的?”孙教授比划着手势,又向那位老人问出了一个问题。
老人仔细的听着孙教授问了半天,终于似乎明白了孙教授的意思,挥手大声的叫了一只在边上正抓着自己身上的泥块的“猴子”过来,叽叽咕咕的吩咐了一通。那“猴子”使劲点了点头,三下两下便窜得没了踪影。
孙教授看得一脸迷惑。我也有些起疑,凑到孙教授耳边问了一句:“他听明白你问的是什么了?”
“应该是听明白了吧。”孙教授的语气里也有些怀疑。不过看那老人却是一脸兴奋,这好象也跟孙教授的问题扯不上什么关系。
正狐疑着,那只跑开的“猴子”忽然又跳了回来,“啪”的一声将手里抓的一个东西丢到了众人的面前。
我一瞧那东西,是一条怪模怪样的死鱼,带着一股刺鼻的腥味儿,闻得我一阵反胃。
老人又叽叽咕咕的说了一通。一手按着那死鱼,另一手撕了一片下来,作势就要往嘴里送。
顿时一股酸水涌到了喉咙口,我差点就要吐了出来。强咽了下去别过头,压低声音对着孙教授说道:“他以为你问他吃什么了?”
我看着孙教授的喉节上下动了一阵,也是强忍着没有呕吐。没回我的话,孙教授又指手划脚的去同那老人沟通。
他们两人“交谈”了半天,那老人似乎现在确实是听明白了。脸上神色暗淡了下来。断断续续的又说出一段故事来。
第一百七十六节
当年追随土司王进入地下王城的死士不过数十人,皆为精壮男丁。而之所以能够在地下延续上百代,传承数百年,则是因为当年在土司王的生前为这地下王城还设立了隐密的补给制度。
当年卫士们深入地下修建王城。虽然第一次受命查探未必是真正的进入了地底,可第二次携带了工匠民夫后,则是非进不可了。于是进了地底,深入一段距离后,挑了一处地方动工修城。另一方面还分派了人手四处去查探。最后终于探明,这地下空间可以通到地面的通道也有数十条之多。而流落河的地之河口,只是其中的一处而已。
这座地下王城的工程相当于是在为土司王修建陵墓。而在古代,凡是被征去修建陵墓的工匠等人最终大多都是被灭口了事。而那些可以通向地面的通道,最终也将被封闭。这些卫士接到命令要去修这王城,自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也有祈盼着最后能给自己留条后路的人在,在探明了通往地面的通道后,悄悄的记了下来,以便将来到了被灭口的时候,能逃得一命。
然尔一顶绝密的工程,又岂能没有监查的人在?卫士们这些打算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土司王的安排。土司王在得知这地下的空间还有其他的途径可以通往地面后,马上作出了相应的安排。其中的一些通道被堵死,而还有少数的通道则也被秘密的纳入了地下王城的范围。
在这些隐密的出口处,土司王均安排死士去守卫。如同地下王城里一样,这些死士都是生生世世,子子孙孙不得擅离职守。除了守卫出口之外,还得耕种劳作,为地下的死士提供部份给养。此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挑选合适的年青女子,秘密送入地下,以便地下的死士们能够延续后代。
例如曾经存在于流落河源头处的小村子。村民们则大多是当年把守出口的死士的后代。虽然年长日久,这些人们大多已经忘了当年的职责。但是通过一些被现代看作是迷信活动的行为仍然在延续着他们先辈的责任。所谓祭山神,给山神爷娶老婆之类,其实这些,仍然就是在履行着他们的先辈们对土司王的誓言。只不过真正能够了解这些内情的,只有其中的几个领导人物。或者是根本连这几个领导人物都未必能够真正了解,只是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先辈的仪式而已。
…………分隔符…………
“那你们知不知道自己的职责?”众人围坐在一起听完了这些延续了数百年的故事。我脱口就问出了这个问题。不过话刚一出口,我又后悔了。
时至今日,地面上的人大多已经忘了这地底下的王城。而眼前这位唯一幸存下来的老人,仍然在指挥着那些“猴子”抵御着外来者,想来他们还是在忠诚的执行着自己的任务。想想地上流落河源头的那个给他提供给养的村子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土匪所毁灭。在没有任何接继的情况下,这唯一的一个老人居然还能够坚持到现在,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老人怔怔的看着我,没有反应。想来我的语速过快,又是现代的语言,他根本就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我既然想明白了,也不需要他再回答,笑着摇摇头便不再说话。
“祭山神,送点供品什么的,那还好说。可那迎亲船呢?应该是没人愿意嫁到这个地方来吧?也没听说以前老是拿女孩子祭神来的?”刘彬歪着头看了那老人一阵,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数十人,要延续上百代。虽然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那以前至少也得从外面总共“娶”上几百个,乃至上千个“老婆”回来。而且这些老婆还得按人的生长周期,每二十年左右就得要几十个。这是按现代人来算,古人寿命短,结婚早,那周期更短。这样长期的规律性的“人口失踪”是不可能没有民间传闻的。可事实上,又正如刘彬所说,在湘西地面上,几乎没听说过那里有习惯拿女孩子祭山神的。即便是象流落河源头那个隐密的村子,就算有这个习俗,但靠它一村之力,也不大可能能够提供出这么多女人出来,更何况,这个村子还得延续自己的发展呢。
“落,花,洞,女!”孙教授听了刘彬的话,皱着眉头一字一顿的说出了三个字。
“落花洞女?”孙教授话音刚落,李倩便接上了。“我在张家界听过,怎么?和这个有关?”
“湘西三大邪,赶尸,蛊毒,落花洞女。”孙教授顿了顿,整理着自己的思路。“落花洞女是说一些还没有结婚的女孩子,在一次外出回来后就进入一种好象是痴呆了的状态。会作事,但是又是一付魂不守舍的样子。有人说,这样的女孩子是在出去的时候碰上了洞神。洞神看上了她,于是这女孩子就注定了只能嫁给洞神。如果不嫁,只有死路一条。有些人家的女儿碰到了这样的情况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将女儿打扮好,象出嫁一般送到女儿碰到洞神的地方。第二天再去看,头天送来的女儿肯定是不知所踪了。说是给洞神娶回去了。”
“那这些女孩子就是嫁到这里来了?洞神就是这里的人?”听着孙教授的话李倩觉得有些不可思异,偷偷望了望对面那个枯瘦的老人。心想,这里面的人应该不至于能见一面就把女孩子迷成魂不守舍的痴呆模样吧。
“洞神可能是不存在的,也可能就是暗指他们。”孙教授摇摇头,一看李倩的模样便知道了她的疑惑。“至于让一个女孩子变成痴呆的样子,那是有很多办法的。”
孙教授说着这话,拿眼睛瞄了瞄我。我瞬间便明白了孙教授话里的含义,那就是蛊毒。
“很多办法?什么办法?”李倩一时还没能悟出孙教授话里的意思,一个劲的追问。
“湘西三大邪不是还有两个吗?”孙教授无奈只得又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