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黄河禁忌 > 第117节 >

第117节


刘三手粗糙的脸上闪过一抹悸动,目光被烟雾缭绕,拿烟枪在炕头上敲了敲说:“少东家,等老倌把眼下的事情解了,就算是鬼都做不成,也会给你个交代的,而且。”
刘三手话语顿了顿,继续说:“其实当天的事情,我也不是太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等我醒来的时候你已经不见了,你真让我现在说,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着又从土罐子里舀起一块炖肉送到嘴边吸溜了一口,砸吧着嘴说:“要不二位先在这里歇一晚吧,这个时节晚上不能走山,等明天鬼呲牙的时候老倌再带你们去干饭盆摸摸情况再说。”
我看着外面天色还没有完全黑透,心里一直惦记着玉姐的安危还有可能已经进山的老索头儿等人,不免有些着急说:“太晚的话,我怕东西被人先入为主……”
刘三手打断了我的话说:“你当那百草之王是种在地里的大白菜啊,谁先到谁就给顺手拔喽,百草之王,野参翘楚,实打实的中宝,到了这种级别的天灵地宝可厉害着呢,没有特定的时间与机缘,你就算是神仙下凡也得栽在这老林子里头,且等着吧。”
我见刘三手说的煞有其事,也就没有强求,这一路也乏的要命,盘腿坐在土炕上,看着红鲤说:“感觉这里怎么样?”
红鲤皱着眉,说:“什么都没看到,能感觉到什么。”
我被呛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倒是刘三手咧着嘴说:“不得不说,少东家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啊。”
我好奇地问他怎么了,这还分时候不时候的,难道进山前还得看看黄历?
刘三手拿勺子搅着土罐子说:“八月的黄羊,九月的狼,眼下这个季节山里头的狼群漫山遍野比蚊子还多,还都是有头狼带领集体猎食的群狼,一旦不小心在哪老林子跟它们遇上,再大的能耐也得成了一堆大粪喽。”
我咋了咋嘴,说:“还真有狼?”
刘三手笑着说:“狼是长白山的虱,就算是树木灭绝,狼都不会绝种,特别是已经过了八月,那些个黄羊梅花鹿都被养的膘肥肉厚,跑都跑不动,所以这个时候的狼群跟他娘的蝗虫一样,只要是它们经过的地方,一点活物都见不着,要不怎么说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呢。”
我被他说的手脚有些冒汗,看着眼前这木头桩子搭成的小屋,咽了口口水说:“那你还在这炖肉,别他娘的被狼群闻着味儿找过来,屋子都给你掀喽。”
刘三手无所谓地说:“狗怕弯腰狼怕光,晚上睡觉的时候在门口生堆火,就算它们围着这里叫破嗓子,也不敢进来,放心吧。”
对于刘三手在大山里的经验,我是一百个放心,在加上身边有红鲤一直寸步不移,心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安下心来见眼下也无事可做,给红鲤也盛了碗炖肉之后问刘三手道:“你在山里待这么久,干饭盆那边去过没有,有没有找到百草之王的踪迹?”
刘三手嘬了口烟枪说:“去过三次,都是临近边缘的几个盆,没敢深入,而且都是白天去的,也没什么发现,倒是遇到了一个参帮的单棍撮告诉我说,他在前几天晚上为了追一个六品鬼盖不小心在干饭盆里迷了路,要不是因为遇见了山神老爷的巡山灯笼,估计就已经在那里喂了狼群了。”
东北地区因为受到萨满教影响多年,其思想可谓是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干着老手艺行的都还保留下不少的传统与习俗。
就比如外八门中的神调门,主要根据地就是在东北一带,也就是民间常见的跳大神,请大仙,巫婆神婆那一帮子人。
这些人当中男人叫巫公,女人叫巫婆,二人合作,一唱一跳,请神明鬼怪上身,然后用其达到某些目的,这个行当多被人请做驱邪和看病,现在有很多难疑难杂症医学还解决不了的难题,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治疗的,甚至有传言说,现在国内有好多大医院都设有疑难门诊,其坐诊的就是神调门的高手。
而参帮也叫放山人,是对常年在长白山区挖参采参人的一种统称。
在大山里找人参,非常艰苦,凶险莫测,收获也没有定数,而且常在山里走,没有不遇鬼的,很多特有的习俗跟规矩也就约定俗成,经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也叫做“山规”。
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人们把这种独自进山采参的叫“单棍撮”。
“拉帮”一般都是三、五、七单数人结伙,叫“单去双归”,人参也顶一个人,预示会采到参。
采参时如果发现了人参,不能直呼它的名字,立即大声呼叫:“棒槌或鬼盖”,据说如此一咕人参就会被“定住”或“盖住”不再逃跑。
一年生的人参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叶构成,形如人手,俗称马掌子;三年生的两个杈,每杈五片叶,俗称二甲子;四年生的三个杈,俗称灯台子;五年生的四个杈,俗称四品(也称批、匹)叶;六年生的五个杈,俗称五品叶;也有生六个掌状复叶的,俗称六品鬼盖,但很少见,因为人参长到六品叶就不再长叶了,所以六品叶最珍贵。
而传说到了六品鬼盖这种年头的人参就不能单单以草木来对它进行定义,就跟生长在土里的活人一样,不但对外界的感应灵敏过人,更是能幻化出孩童的模样下山玩耍,只要在那个时候用跟系了红线的针别在它身上,等天亮之后就一定能找到千年人参。
估计刘三手遇到的那个采参人就是用这个方法找到的六品鬼盖,至于怎么让它跑的,就不得而知了。
我沉思了片刻,看向刘三手说:“那山神是怎么回事,这大山里头还真住有神仙?”
刘三手摇摇头说:“这个世上究竟有没有神仙老倌不太清楚,但是老倌唯一清楚的一点,就是那个单棍撮遇到的肯定不是山神爷。”
“那是什么?”我疑惑道。
“百草之王!”
我浑身抖了个机灵,不可置信地说:“真的?你怎么知道?”
刘三手嘴里叼着烟枪,眯着眼睛说:“这人参本就通灵,修炼成了气候的百草之王更是有了人的灵智,而且一旦被冠以王的头衔,就会引来万物朝拜,并且活得久了,见识也多,这种玩意儿成了精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模仿人类,长白山当年是满人的地盘,不少清朝皇帝都在这设有行宫,山里的那位主不知道是打哪看见的,每次出行都搞出皇帝的阵势,什么巡山灯笼,山神爷,都是它身边的那些还没有成了气候的玩意儿施的一些障眼法,假扮山神爷给迷路的采参人指路,然后等着这些人出去之后口碑相传,建庙塑身,得到香火供奉,做梦都想着白日生仙呢。”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个鬼
“白日生仙?”
我咋了咋嘴,道:“看来不管什么东西都和人一样,一旦到了眼睛能看到的极致,就开始幻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说罢有些疑惑地看了刘三手一眼,道:“你这样子看起来不像是没什么收获啊?”
刘三手咧着嘴笑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哼哼么,这百草之王古往今来被憋宝人憋走的例子不在少数,老倌活了这么大把年纪,知道点这东西有什么奇怪的。”
我点点头,说:“既然这百草之王的巡山灯笼出现在干饭盆,那我们是不是只要顺着干饭盆进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百草之王?”
刘三手嘬了口烟,脸色有些难堪道:“理是这么个理,可是少东家,你要知道这个长白山腹地的干饭盆足足有九九八十一个,大盆套小盆,盆盆相连、盆盆相接,面积足有一个地级市那么大,而且号称是内陆里的百慕大三角洲,什么罗盘,指南针进去全成一堆废铁,一进去准会迷路,多少在山里摸爬滚打一辈子的采参人和猎人葬身其中者不计其数,就凭这么摸瞎的进去找,迟早得死在里面。”
我皱了皱眉头,说:“不还是有人从里面出来过么,找他们当向导不就行了。”
刘三手摆摆手,道:“此话倒是不假,我也找过不少曾经深入过干饭盆又走出来的人,从他们口中得知,这干饭盆深处全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和数人合抱的大树,奇花异草遍布谷底,可是一旦迷失了方向,不论怎样往前走,不论走出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而且在那里生活着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生物,有人就在里面一个水池中看到仰泳于水中似虾非虾、似鱼非鱼的罕见水生动物,还有由几十个天然石柱组成的古怪石阵,包括传说中的长白山毛人,里面的古怪太多,根本说道不完。”
“那这些人在迷路之后又是怎么出来的?”我不解道。
刘三手叹了口气说:“要是知道这些,我还能困在这破屋子里头哪也不去么,每个人出来的方法都不一样,有被山神爷救得,还有的睡了一觉醒来就在外面了,更有甚者直接放弃了挣扎,哼着小曲就溜达了出来,没他娘是一个能正常说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这鬼地方这么悬的?”
我嘟囔了一声,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听见门外头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速度非常快,等到了门口却突然就消失了。
我心头一惊,借着门缝隐隐感觉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深山老林里头一旦入了夜出奇的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而刚才那股子声音就显得特别突兀,联想起刘三手之前所说的狼群,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
而在这个刘三手也是一骨碌翻身下炕,猫着腰来到门前,一张脸死死贴在门缝上,瞅了半天才转过头,表情有些疑惑,犹豫了一下又重新将脸贴了回去,而就是这一贴,整个人就不动了。
足足有半分钟的功夫整个屋子都一片寂静,我跟红鲤对山里头的东西不熟,也不敢轻举妄动,秉着呼吸悄声来到刘三手身后,轻轻拿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就听见他嗷的一嗓子差点直接跳到了房梁上,然后一脸惊悚地看着我说:“少东家,人吓人吓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