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龙纹身的少年 > 第410节 >

第410节


“你看这幅壁画最大的特点就是逼真写实,前面这些士兵阵列,身披铠甲、手持长戈、头戴发冠,虽然线条简单,但是神采斐然,看到这个形象有没有让你想到某个名胜古迹里出土的文物?”
“秦始皇兵马俑?!”老王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这是秦兵?”
梓杨点点头,继续说道:“这些秦兵向南挺近,到了这里——有没有觉得这个图案跟秦汉村的地形非常相似?还有,老王同志,这个不是战壕,这是天坑。”
梓杨指了指那个圆形的图案说道,“我猜,这些秦兵到这里的时候,水潭里还没有水,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在天坑附近驻扎下来——你看他们还在山坡上建了房子,似乎要长久居住的样子。”
梓杨往前走了几步,用灯光照着石壁上的图案继续解读:“你们再看这里,天坑里突然爬出一些长着翅膀的怪物,它们开始袭击这些秦兵,在这里有个士兵倒在地下,旁边站着一个怪物,跟人的比例差不多大,下面还有更多的怪物爬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长翅膀的怪物跟秦兵大战,秦兵伤亡惨重。
然后是这幅图案,你们看,这个将军模样的人正带领着众人在天坑边拜天,从他们前面摆着的东西来看,这应该是一种献祭的仪式——看到他们献祭的是什么东西了吗?”
梓杨讲解到这里,示意老王跟苏睿仔细观看壁画上的祭品。
老王凑过去眯着眼睛哼哼唧唧地说道,“牛呀、羊呀、猪呀……咦,好像还有两个小人儿!”
梓杨点点头,面色沉重地说道:“没错,这是童男童女。这些秦兵以为被袭击是因为自己遭到了天谴,天坑里的怪物是天神派下来惩罚他们的,所以用献祭的方式来为自己赎罪保平安。”
老王摇摇头说道:“这些小人儿是面团捏的吧?再说这些秦兵在这荒山野岭的地方,上哪儿找小孩献祭啊?”
梓杨哼了一声说道:“所以说要注意细节!你看这里将军和手下的服饰,跟刚开始的时候是否有些不同?没错!说明他们在这里呆了有些年头了!这些童男童女要么是他们在外面掳掠来的,要么就是……他们自己的后代。”
老王长大嘴巴说道:“把自己的子女送给怪物吃?哪有这么残忍啊?我不相信!”
梓杨说道:“为了生存人们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不管你信不信,这事儿就是这样发生的。你看,献祭之后,怪物没有再出来,两边和平共处。
我们再往后看,秦兵——的后代,隔一段时间就要举行献祭仪式。除了童男童女之外,平时打猎的猎物也要献一半出来给怪物。”
梓杨指着一处壁画,上面一个猎户模样的人脚下有半条野猪,手中的另一半正往天坑中抛去,天坑的底下白骨累累。
老王凑近看了看咋舌道:“真的是从中间一劈两半,你看他手中这半只还在滴血呢。”
梓杨点点头:“接下来就是老王说的‘外敌入侵’这部分了——你看这批新来的部队都是骑兵,戴着皮帽、穿着皮袍,最显眼的是他们手上的长弓——这种装扮有没有让你们想起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兵种?”
老王还在抓耳挠腮的时候,苏睿轻轻地说道:“蒙古骑兵!”
梓杨点了点头,“没错,这批闯入的部队正是蒙古骑兵。”
“切~”老王一脸嫌弃的样子说道:“搞了半天你也在编故事,讲的跟真的一样!苏睿咱不听他胡诌了,挖宝去!”
梓杨皱眉道:“我怎么胡诌了?”
老王努着眼说道:“秦朝跟元朝隔了几百年,他们两支部队怎么会打在一起?你以为这是起点作者写穿越呢!”
梓杨恨恨地说道:“首先,秦朝跟元代差了1400多年,不是几百年。其次,我再强调一遍,注意细节!睁大你的狗眼仔细看看,跟蒙古骑兵作战的这些人,服饰装扮上是不是又有了变化?”
老王又仔细看了两眼说道:“就、就算你说得对,那刻这壁画的人怎么知道几百年来秦兵平常都穿什么衣服、怎么打扮啊?”
看着梓杨不说话,老王得意洋洋地说道:“怎样?你这故事编的有漏洞吧?”
梓杨默默地说道:“传承。”
“啥玩意儿?”
苏睿解释道:“梓杨说的应该是一种集体记忆吧,像秦兵这样纪律严明的部队,他们即使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聚居,肯定会保留一些军旅习惯,他们会想办法把历代祖先的事迹记录下来,通过壁画、或者口述的方式传承给后代,在建造这所宫殿的时候,又专门地整理在一起刻在这里。”
梓杨点点头:“所以这幅壁画刻得如此精致、庄重,说明这些东西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个人正低着头讨论,突然在他们身后的宫殿中发出了一个异样的声音!
“呼——”
像是有人在轻轻地叹气一样。
“谁!”梓杨转身惊呼道。
寂静的宫殿中突然发出这样的声音,瞬间让梓杨觉得头皮发麻,脊背冷飕飕的。
“什么谁?”老王回头看了看说道:“风吹过的声音吧?大惊小怪的!”
“这地方会有风吗?”梓杨看着苏睿问道。
苏睿两眼盯着壁画眉头紧蹙,似乎没听到梓杨的话。
“这些蒙古骑兵为什么会出现在秦汉村这样的地方?”苏睿似乎在自言自语。
“很简单,他们是来寻找龙脉的!”
看着苏睿跟老王震惊的眼神,梓杨继续说道:“还记得下水前你哼得那首诗歌吗?“
”忽必烈来到世外桃源,
下令建造雄伟堂皇的安乐宫殿,
圣河蜿蜒流过此地,
穿过深不可测的洞门,
直流入不见阳光的深海。”
苏睿把这首诗歌又复述了一遍,突然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忽必烈汗》是一首叙事诗?它记录的就是当年蒙古骑兵南征的情形?”
梓杨点点说道:“本来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那张星图的坐标位置为什么会出现在秦汉村这里?我曾经查过很多史料,成吉思汗时期秦汉村还属于南宋的领地,蒙古军队不可能跑到这里。
后来,听你翻译这首诗歌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
来到秦汉村的不是成吉思汗和他的部队,而是他的孙子——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