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中国文化读本 > 一、孔子的天人之学 >

一、孔子的天人之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

孔子是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

《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孔子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研究《论语》,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人的内在的心境。

在孔子关于“天”、“人”的学说中,有很多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遍价值。诚如美国当代学者赫伯特•芬格莱特所说,他在孔子《论语》中发现的是“人类兄弟之情以及公共之美”。这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孔子的学说不仅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而且受到整个国际社会重视的原因。

册告卣   商代晚期

天:生命创造之源

在孔子之前,商代和周代,天命论是流行的观念,也就是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孔子也受到这种天命论的影响。但孔子在多数时候是将天看作是自然界。孔子有一句有名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是不会说话的,天以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作为它的言说。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界。这个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与人分离的,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个大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孔子以生命创造来解释天,这在他那个时代是一种新的思想。孔子认为,天的言说就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天的根本意义是“生”。这就是“天道”。所以后来的《易传》说:“生生之谓易。”《易传》是发挥孔子的思想。

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它是一切生命之源,因而也是一切价值之源。这就是“天德”。所以《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也是发挥孔子的思想。

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它包含有一种内在的目的,就是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保护生命,完善生命。天降生了人,人有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天命”。从这里就产生了人生的意义,使人生具有一种使命感。

孔子说的“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但是这种神圣性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他说君子应该“畏天命”,这种敬畏也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君子应该倾听天的言说,实践天的言说。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

在孔子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对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天是最高的存在,天具有神圣性。人不能穷尽天的奥秘。但是这个天并不像基督教的上帝那样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也就是一个大生命世界。天以生为“道”,生而又生,创造又创造,生生不息;天以生为“德”,以生命创造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天又以生为“命”,或者说以生为“心”,也就是把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作为神圣的目的。人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性的,应该体天之心以为心,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如果相反,“不知天命而不畏”,虐杀生命,残害生命,那就会受到天的惩罚。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就是说,得罪了天,祷告是没有用的。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天的敬畏和信仰。这种对天的敬畏和信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

在21世纪,在整个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孔子“畏天命”的警告显示出新鲜的价值。人类应该倾听自然界的声音,人类应该以敬畏之心万分珍惜和爱护自然界这个大生命世界。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是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仁: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

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孔子又强调爱人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爱普天下的人。所以孔子说“孝悌”是“仁之本”。《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里的“亲亲”,也就是指爱父母。孔子多次提到子女对父母应该有爱心。例如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能远走高飞,即使要跑出去,也要有限度。这句话的实质,并不是限制子女的活动,而是希望子女要懂得父母的心,不要使父母对自己过分思念和牵挂。因为子女如果远走高飞、没有音讯,父母就会思念和牵挂。子女应该以父母之心为心,这就是孝。孔子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是说,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常常想到,一方面为父母健康长寿而庆幸,另一方面又为父母逐渐年老体衰而忧虑。

孔子这些话,在今天并没有丧失它的价值。在今天,父母对子女的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依然如故,但是那些远走高飞的子女,又有几个会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思念和牵挂?在今天,父母总是念念不忘子女的年龄,但是又有几个子女常常想到“父母之年”,为父母的日渐年高又喜又惧?

孔子的“仁”,就是由“亲亲”出发,推广为普遍的爱。实现的方法就是“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我自己有什么欲求,要想着别人也有这样的欲求,在满足自己的欲求的时候,要想着使别人这样的欲求也能被满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我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这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家庭到社会,从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爱。后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对孔子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概括,就是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仁”。

今天,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

礼: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其中孔子最重视的是丧礼和祭礼。丧礼、祭礼的精神就是孔子一位学生说的“慎终”(慎重送别死去的父母)、“追远”(追怀自己的祖先)。孔子认为这是从人的情感产生的。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子女生下来,要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对父母自然有一种爱慕之情,父母死了,这种爱慕之情和思念之情就表现为子女为父母服丧三年的礼。所以“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

孔子重视“礼”,首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孔子一位学生说的话,但它是孔子的思想。礼的作用就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

孔子重视“礼”,还有一种哲学的味道,那就是要使人的人生体现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人通过父母与子女世代相续,生命得到绵延,个人有限的生命就和自然界无限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个体的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丧礼、祭礼可以使人真切地体验到人的生命的这种永恒延续的过程,使人在有限的人生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得到一种形而上的慰藉。

宋   佚名   丹枫呦鹿图

追求更有意义与更有价值的人生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受教育的权利为贵族阶层所垄断。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据史书记载,他有弟子三千,其中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以行“道”作为自己的理想,提升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的实质就是“仁”。这里说的“艺”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包括智育、体育、美育,但最重要的是德育。孔子的学生很多,他们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有的从政,有的从商,有的从教,有的从事外交,有的从事宗庙祭祀,有的从事文献整理,但是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文修养,培养高尚的品德。

孔子很重视美育。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学习《诗》(《诗经》),可以感发人的精神,使人产生美感;学习《礼》(《周礼》),可以使人的行为得到规范,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学习乐(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感受人生的乐趣,达到一种悦乐的境界。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崇高的道德目标(“仁”),仅仅有理论上的认识是不够的,仅仅有追求的愿望也是不够的,必须达到一种悦乐的状态,那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宋   佚名   虎溪三笑图

孔子有一次和几位学生在一起,他要学生们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冉有希望有机会治理一个国家,公孙赤希望做一名礼仪官。曾点说:我的追求和他们三位讲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于是曾点就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在暮春时节,穿着春天的服装,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少年,在沂水边游泳,在舞雩台(古代祭天祈雨的地方)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了,“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就是说,我还是比较赞同曾点的追求啊!这是很有名的一场对话。孔子这四位学生所谈的不同的志向,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孔子的话表明,尽管他十分重视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但是在他心目中,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寄畅园   涵碧亭

受孔子的影响,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很多现代学者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这种人生境界的学说,就发端于孔子。

《论语》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