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活人禁地 > 第204节 >

第204节

丁二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两个字,当时我还问过师父,为什么《镇魂谱》这三个字的书名,原书上却只写了两个字的题目?我师父说这《镇魂谱》只有半卷,因此只有‘镇魂’二字,另外一半不知被谁撕了去了。”
听到了这句回答,我脑中顿时‘嗡’的一声,一个恐怖的真相已然渐渐的浮出了水面。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随之一点一点的清晰了起来。
我不敢当着丁二说的太多,生怕他过度思考会影响休息的质量。从他的房间出来之后,我和大胡子赶忙了些饭喂着丁二吃了,然后我们三个又随便垫吧了几口。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一直没怎么说话,心里始终在默默回忆着丁二刚才的叙述。
饭罢,我告诉胡、王二人,今晚我想一个人静一静,丁二的话给了我很多启,我总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现在不敢轻易打断思路,待我全盘想通之后,明天再和他们碰头讨论。
大胡子和王子知道分析推敲这方面我比较在行,是以二人也没强加挽留,任由我自己回房去了。
临走之际,我见他们俩同时对我嗤嗤坏笑,留在厨房里面不肯出去。我知道这两块料准是又憋着什么坏主意呢,当下也没太过在意,穿过院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中。
不久之后,厨房里传来阵阵吆五喝六之声,原来这俩厮居然偷偷的喝大酒去了。f
……第二百一十五章五个问题文字……。
更多到,地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冥想
在王子和大胡子的酣呼畅饮声中,我渐渐的进入了冥想的状态随之,他们两个所发出的笑声也逐渐从我耳中淡去了。
我先是非常仔细地查了一遍地图,在一个相对偏僻的小角落中,我找到了荔波县的名字。在其右下方的位置,是一片绿色的区域,上写“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这应该就是丁二口中那篇诡异的密林,从面积上来看,的确是占地非常广阔,并且周边的地名也都显得古怪之极,每个词都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
原始森林?这还是我头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听到这样的名词。孤陋寡闻的我始终都以为原始森林只有在较为落后的非洲地区才会出现,没想到在我国也有这种远古的遗迹。在嘲笑自己无知的同时,我也再次被这个泱泱大国的土地之广和资源之丰所深深震撼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地广人稀的原始区域,才使得许多神秘离奇的事物隐藏在其中。正如我们此前去过的那两处荒山绝岭一样,大凡这种人迹罕至的未知区域,里面所蕴含和遗留的事物,很多都是现代科学探寻不到或无法解释的。
然而对于如今的我来说,这却又是另外一种特殊的含义。因为在数次历险和探索之后,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初现雏形的理论,此时再结合上丁二的叙述,这使得血妖这种生物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历史真相,都显得比最初之时要清晰了许多。这对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承启作用,并且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向也有着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在丁二的描述中,有几件非常特殊也非常值得让人注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那所谓的骨魔,从表面上看,这的确是一件纯粹而又难以置信的灵异事件。一具没有被存放在棺椁之中的诡异干尸,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山洞里?明明不是墓冢,何以会停放的一具死尸?况且盛夏中的贵州茂兰,那得是什么样的温度和湿度?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又怎么可能会有干尸的形成?更为令人不解的是,这具干尸居然还匪夷所思的神奇复活了,并且最终又变成了骷髅的形态。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件绝无可能发生的无稽之谈,如果放在几个月以前,甚至连我自己都不会相信。然而自从去过新疆以后,我便愈发认识到了血妖这种恐怖生物的多变性和未知性。
那满城的干尸都可以在鲜血的刺激下随时复活,而且我们还遇到了变脸血妖和魔婴血妖这些难以想象的变异品种。这足以证明,这种离奇的生物并非我们当初设想的那样简单,它们显然具有衍变、转化,乃至于种族分类的特性。
如果说有一部分血妖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相貌、身高、发型,乃至肤色,那可不可以更深一步的推断,它们也能够改变自己全身的形态,从而变化成一具完全由骨骼组成的人形骷髅呢?
再者,董和平曾经提到过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徐旭东在破墙而入的时候弄破了手掌。此后,他又在不经意间将鲜血滴进了干尸的口中。这样一来,便完全符合了血妖复活的条件。我基本可以断定,当时董和平等人和玄素师徒所遇到的并非是什么普通的诈尸,那极有可能是一只在洞中长眠的血妖,受到血液的刺激后,故此才导致了它的苏醒,继而杀人食尸。如果我的设想成立,也就可以说明那具尸体为什么能在那样的环境中不腐烂变质了。
摆在荒野间的那尊石像在我看来也是极为可疑的,在董和平等人没有破洞以前,那地方就是一个毫无特异的寻常所在,为什么一尊几千年前的石雕会摆在那里?那尊石像又为什么要面对着土丘?那个与众不同的古怪姿势又想表达的什么含义?而那石像和洞中的血妖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丁二将那石像手中面具的样子给我具体形容过,值得注意的是,那面具的造型和我见过的两张面具非常相似,一个是出现在蛇洞壁画中的悬空面具,另一个则是在九隆王的墓室之中,画中之人所佩戴的那张面具。如果丁二的表述没有出入,那就说明这三张面具乃是同一件事物,它们为什么会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势出现?那张面具到底代表着什么?为何有血妖出没的地方总有那张面具在周围出现?这是不是血妖一族的至高宝物?或是它们崇拜信奉的一种图腾?
但不管怎么说,那石像的存在,也就代表着那地方有血妖的存在,再加上我适才的分析和推测,这就可以彻底断定那奇异的骨魔就是血妖所化,那个区域,至少还有一只血妖留存于世。
除此之外,在那片森林的中心地带,应该也藏有一定数量的魘魄石。丁二所说的那只碧水寒蟾,从他形容的色泽、发光度等特征来看,应该就是一块魘魄石雕刻而成的蟾蜍。看来此地以前的主人很不一般,被血妖视若珍宝的魘魄石居然让他雕琢成了工艺品,不知这蟾蜍的造型又隐含着怎样的寓意。
不过也不难看出,既然这块魘魄石被雕琢之后放在了野外,就说明这片区域还有更多的魘魄石存在,不然的话,绝无可能以这种方式对待唯一的魔石。
确定了魘魄石一事之后,那么玄素师徒所遇到的种种诡事之谜,也就随之有了问题的答案。
董和平等人应该没有说谎骗人,至少他们的身份和遭遇都不是信口编造的。在结实了玄素师徒以后,他们也许真的对《镇魂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是有一定的私心想要将此物据为己有。不过对于他们这种以考古为职业的人来说,其真正的目的必定不是修炼其中的秘法,而是要仔细的研究这部古书,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将此后发生的几件事串联起来看,的确是让人感到迷雾重重,无论是盗书、潜逃、杀人、残尸,以及他们最终的脚步变化和离奇消失,从表面上看,这都显得甚是难以索解,很难想通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在几个普通人的身上。
然而如果结合到上述的推论,事情就变得明朗了许多。此前我们曾亲眼目睹过苏兰、翻天印、刘钱壶师徒在魘魄石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化,就连我们自己也不止一次的被魘魄石迷惑催眠,因此对于魘魄石的特性,包括中邪后的症状,我基本已经掌握了十之**。综上所述,再回头去看董和平等人所产生的转变,事情的真相也就随之不言而喻了。
当人们受到魘魄石的迷惑以后,虽然大脑之中还有思维,但已经与正常之时判若两人,此时所看到的也全都是幻象。换句话说,就是当人们中邪之后,思想便不再受到自己的控制,所体现出来的言行举止,脾气秉性,也全都向着邪恶的方面渐渐发展。似乎这魔石能够激发人们隐藏在心底的邪念,邪念越重的人,变成血妖的速度也就愈发迅速。
董和平等人很可能在没有中邪之前就已经对《镇魂谱》产生了某些不轨的想法,当他们彻底被魘魄石催眠后,第一件事就是盗走此书,然后又如同幽魂一般向魘魄石的所在地慢步走去。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清为什么他们在盗书之后并没有非常快速的逃离此地,而是不紧不慢的缓缓前行了。
在半路途中,他们可能产生了第一次向血妖转变的过程,因此才会足迹纷乱的连连转圈,最终倒在地上挣扎扭动。过了一段时间,第二次转变过程如期而至,三个人的思维和行为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我此前所掌握的情况和经验来推测,这时的他们是极度渴望鲜血的,如果能抑制住这种邪恶的**,那一切还应该有转机可言。但只要是喝进第一口鲜血,他们的命运和也就从此彻底改变了。
既然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地面上凌乱的足迹也包含了刘淼的脚印,那就证明刘淼也和另外两人一样受到了魘魄石的迷惑。如此说来,这三个人明明全都朝着血妖的方向逐步变异,那为什么刘淼会突然暴毙在荒野之中?而另外两人却逃之夭夭了?又是谁把她的尸体残害成了那幅模样?
略加思索过后,我逐渐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杀害刘淼并残虐尸体的并非别人,而正是董和平和燕霞二人。
在鲜血的诱惑之下,三个人应该同时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中,他们当时脑中所想的,恐怕全是将鲜红的血肉放进嘴里。时间拖得越长,这种**就愈发强烈。
董、燕二人本是夫妻,并且他们的性格要比极其懦弱的刘淼要强硬许多,或许是在此期间他们还保留了部分的意识和记忆,因此,在魔石与邪念的驱使下,他们抢先一步杀害了刘淼,将她的躯体当成了自己成为血妖后的第一顿晚餐。
如此一来,这两人便彻底形成了恐怖的血族,身体机能迅速增强,行动的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那些步履如飞的神奇脚印,也自然就是这二人在变异之后所留下的。
到此为止,玄素师徒的遭遇基本就有了初步的结论。虽然还有部分情况弄不清楚,但至少有几件事情可以肯定。一是那森林之中至今还有血妖和魘魄石的存在,二是那地方的某些遗迹和未知地点与九隆王有着某种关联。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线索也浮出了水面,那就是,董和平与燕霞二人,正是数月以前我们在天津遇到的那一男一女两只血妖。
更多到,地址

第二百一十七章 青铜方块
第二百一十七章青铜方块
当时在天津的东骊1a园中,正是因为这一男一v两只血妖,才导致王子和大胡子都受了不同程度的重伤。址读看看小说网)那也是我和王子第一次大开杀戒,从那时起,我们的思想、态度,甚至是一部分格,都自此生了不小的转变。
击杀了血妖之后,我们在其身上偶然找到了一本古怪的卷轴,这便是至今还被我们秘密保存的《镇魂谱》。那《镇魂谱》上有个题目,是用古篆体文字书写的‘镇魂’二字,后面的‘谱’字,则随着另外半卷被撕了下去。
从这一点来看,董、燕二人手中的半卷《镇魂谱》,就是我们在天津所得到的那半卷。这也就可以变向证明,董和平和燕霞这两个人,与我们在那幢鬼宅之中所见到的血妖是相同身份的。
再加上丁二描述出董、燕二人的外貌,和我在那间屋子中所见到的照片完全一致,并且我们三个又与燕霞打过照面,对她的相貌记忆非常深刻。将以上两点推论叠加在一起,董、燕二人与那对血妖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而然的水落石出了。
看起来这燕霞果真是读懂了《镇魂谱》中的内容,从而练就了一身的控尸邪术。然而回忆当时,她手中的尸铃又是从何而来?据季三儿分析,那东西的年代极其久远,与九隆王的时代颇为相近,董、燕二人没道理很早以前就备好了此物。如果我判断的没错,这尸铃很有可能是从那诡异的森林中带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两个,曾经进入过森林中那个神秘已极的未知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