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活人禁地 > 第303节 >

第303节

听慧灵说完,普兹默然不语地伫立良久。虽然他无法完全理解慧灵心中的那份苦楚,但他也能从慧灵的话里感受到一种从未感受过的真诚与深刻。半晌过后,他长叹一声拍手赞道:“好男儿!真性情!我大致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了。”
二人又针对此事谈了一阵,慧灵生怕杞澜跟来。便不敢再在河边继续停留,当即携同普兹动身过河。一路往南走了下去。
听到这里,我的喉咙似被什么东西噎住一样,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想不到那个在我心中无比邪恶的慧灵王居然还有这样柔情的一面,原来他当年离开杞澜是另有苦衷,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携书逃跑。
可惜的是,这一点就连杞澜也不得而知。她始终都以为慧灵背叛了夫妻情谊,为了他的野心而抛弃了自己。直到杞澜临终之际,依然对此事耿耿于怀,仍旧无法忘掉这个让她又爱又恨的薄情小人。
实际上。杞澜之所以能在自己的宫殿中画出与慧灵的情路历程。就说明她的心中始终都无法放下这段感情。她的这份忠贞,是慧灵当初始料未及的。如果他知道用这样的方式都无法断了杞澜的念想,或许就不会将她弃在荒野之中了吧。
这一对璧人的情路是如此艰辛,任谁听到都到都会感慨万千。本该百年好合的恩爱夫妻,最终却天各一方形同陌路。就连死亡的方式都让人感到无比惋惜。这到底应该怪谁?是害人无数的恐怖魔石?还是慧灵心中不该拥有的那份野心?这一切,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在季玟慧说话期间,走在她左手边的王子和走在最前面的大胡子都将她方才所言听在了耳中。大胡子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天生话唠的王子却是早已耐不住性子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季玟慧说:“听你这意思,慧灵的心地还算不错啊,怎么到后来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什么操蛋事儿都干?”
季玟慧解释说,从《慧灵笔记》后面的记载的内容中看,她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慧灵的心态在后期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许多个微妙相加在一起。就等同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也正是此人性格和处事方式发生巨变的真实原因。
与杞澜的分离让慧灵心中充满了伤痛,性格偏执的他将这份伤痛全都归咎在了九隆和自己的身上。若不是九隆派人到处追杀,他也不会出此下策抛下妻子。若不是自己的能力太过差劲,也不会沦落到这条流离失所的逃亡路上。与日俱增的悲伤逐渐转化成了一种愤恨,这是令慧灵性格转变的第一个步骤。
由于将唯一一块魘魄石留给了杞澜。无奈下慧灵只得二入雪山,设法盗取了九隆王城之外的几块魔石。偷盗之事在古人的眼中可不是小事,那是最为可耻也最为令人唾弃的一种行径。慧灵在实行偷盗的时候心中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在他看来,既然如此下贱之事自己都能做得出来,那天底下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慧灵所不敢做的了。
而后,二人南下选址建都,开始具体实施与九隆对抗的第一步计划。
在此期间,慧灵一方面加速自己的修行速度,一方面招兵买马,揽贤纳士。然而随着他的魔力与日俱增,他越来越觉得普通的人类太过脆弱,即便自己的信徒成千上万,恐怕也比不上九隆治下的一兵一卒。这人与魔之间的差距,靠操练和培养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拉近的。况且《镇魂谱》中有明确的记载,吸噬石衍之血,可让功力成数倍增长。因此,制造石衍,已是纳入规划的必行之计。
随之,慧灵的部下中开始陆续出现石衍一族。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十个,十个变百个。不到几年的光景,慧灵已将自己的队伍壮大成为一支石衍军团。为了供应士兵的“口粮”,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被残忍杀害,血和肉全都变成了石衍的粮草,内脏也被做成器珠,用来培育大量的壁虱,以及那些巨蟒蝶怪。
每天生活在血腥之中的慧灵性情大变,其野心也逐渐变得更加疯狂起来。仅仅是制约九隆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统一全国,登基称帝才是他如今最想要的。
慧灵王的名号随着他的恶行渐播渐远,慧灵心里非常清楚,照此下去,迟早有一天九隆会得知自己的消息,届时必会派兵前来征讨。论国家的规模和实力,慧灵比九隆还要差得很远,真要等到九隆发兵前来,势必会落得全盘覆灭。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率先出兵以巧计攻之,或许还能寻得一线转机。
想通了此节,他开始具体筹备讨伐一事。然而就在他发兵前夕,却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三百三十二章 再相见
这一日,慧灵亲自出山检阅士兵,偶然间发现远处有人影一闪他定睛看去,只见杂草丛中露出一片红色的衣角,显然是件女人的衣服。
慧灵心下生疑,这方圆百里之内已无人再敢靠近此地,何以会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此人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些吧?.
很明显,能够有胆量闯入这片土地,就说明这女子绝对不是普通百姓,八成是九隆王派来的杀手或是探子,想不到九隆老儿的魔爪这么快就伸过来了。
心念及此,慧灵当即率所有领部下回至堡中,外面没有留下一兵一卒。随后他嘱咐众人,今后无论是谁看见那个红衣女子,都要假装视而不见,不能让对方察觉到本方已经发现了她。若她有意要潜入堡中,那便远远避开放她进来。他要利用这个女人来获取情报,看看九隆老儿打的到底是什么主意。
交代完毕,慧灵遣散了在场的众人。众兵丁巡逻站岗一如往昔,只是单单对那一抹红色假做不知罢了。
想不到那红衣女子倒颇有耐性,她通常只在夜间出没,并且行事甚为小心,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她便反身回去放弃行动。
慧灵一再示意手下要放松警惕,既不能让对方看出是有意放纵,又不能让其感觉此地是无孔可入。需得打开缺口让她潜入,这样才能彻底看穿其最终的目的。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数月之久,直到天气渐渐转凉,那红衣女子这才有些沉不住气了。她终于潜入了城堡的内部,并一路躲躲藏藏地进入了慧灵的寝宫当中。
慧灵本欲在暗中监视对方要意欲何为。却万万没有想到,出现在他眼前的面孔。居然是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杞澜。这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杞澜居然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些年来,莫非她一直都在寻找自己?
见到杞澜的一刻他百感交集,想要立即上前与之相认,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若现在就将始末缘由告知与她,恐怕这一次她是说什么也不会再离开自己了。然而眼看就要大战在即,是再次将杞澜留在这里?还是仍旧让她独自离去?况且,如今自己已然具有魔神之力,十数万百姓全都在自己的授意下被残忍杀戮。杞澜应该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该当如何向她解释?她此次前来,到底是无法忘记夫妻的恩情,还是特地来此兴师问罪的?
正思量间,忽见杞澜翻开了墙角的一只木箱,似是在里面寻找着什么东西。
慧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杞澜此行并非是出于对自己的思念,而是为了一件重要的事物才甘冒奇险。她所寻找的,无疑便是奇书《镇魂谱》。
远远看着杞澜的背影,慧灵顿感心中一疼,想不到连她这样善良的人都会在野心的趋势下而做出这种事来。她想得到《镇魂谱》是为了什么?和当初的自己一样,想要获得强大的能力吗?还是也想开山立派做一番事业?
想到此处,他忽然觉得万念俱灰。在他的眼里,即便天底下的人全都揣着叵测的心机,他所深爱的妻子杞澜也绝对不会是其中一员。杞澜就好像是一块无暇的美玉。洁白,温润,毫无杂质。然而此时杞澜的行为却完全颠覆了她的形象,当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就算是善良的杞澜也不例外。
心寒意冷的慧灵一头栽在床榻之上,紧闭双眼。仰面而卧。他的脑子里面杂乱之极,也不知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
片刻,轻柔的脚步声音缓缓踏来,径直走到慧灵的身旁。慧灵知道杞澜正在看着自己,他真想站起身来与杞澜照面,但身体四肢却好像不听自己使唤一样,依旧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在他的潜意识中,似乎正在等着命运的宣判,生与死,完全就交到了杞澜的手中。
半晌过去,房间之中仍无动静,空气就好像凝固了一样。慧灵不知杞澜因何突然静止不动,忍不住将一只眼睛微微睁开,偷眼观瞧杞澜的举动。这一看不打紧,只见一把明晃晃的利刃此时恰好悬在自己头顶,杞澜握着利器的手臂正微微颤抖,面颊之上满是一道道泪痕。
看到杞澜那凄苦的面容,慧灵心中如刀绞一般,实在不忍看着自己的妻子以泪洗面。他把心一横,暗想今日有死而已,也算还了自己的一分情债。
可没想到杞澜高举匕首凝立良久,始终都没有把钢刀斩落下来。最终她紧咬下唇摇了摇头,收起尖刀,转身去床边的暗格之中寻找古卷。
那古卷是慧灵事先放在那里的,暗格半开,为的就是试探对方是否取书。暗格中的古卷虽是《镇魂谱》真迹,却只是从中断开的后面半卷。最为重要的开篇部分,早已被小心谨慎的慧灵另藏他处,以防自己的部下藏有内鬼,将整卷《镇魂谱》都盗了出去。
眼看杞澜取书之后转身要走,慧灵知道此次别离,或许今生今世再难相见。于是他猛地睁开自己的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杞澜。
杞澜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她看到慧灵的眼睛已变成血红,顿时觉得又惊又怕,不知该当如何是好。
慧灵本有一肚子的话要对杞澜讲,然而当他看到杞澜脸上恐惧的表情时,他又硬生生地把话咽回了肚中。只是淡淡地对她说了句:“也罢,既然你肯饶我一命,那我也不再为难于你,这《镇魂谱》原本就该有你的一份,你拿了走吧。”
杞澜不知慧灵是一片好意,她只觉得眼前这个人根本就不是自己从前的那个丈夫。大惊之下,她慌不择路地往外冲去,悲伤与恐惧,绝望与愤恨,充满了她那颗脆弱的心灵。让她再也没有能力去思考什么了。
慧灵急忙发出信号让自己的手下不准阻拦,生怕有人伤到妻子。杞澜一路跌跌撞撞地冲出堡外。倒也没有一兵一卒去为难于她。
此次分别后,夫妻二人果然一连数载都没有见面。这时的慧灵已不比往昔,他将自己的天敌九隆王一举击溃,并屠杀了九隆治下的全城百姓。如今的他,心中只剩两件大事,其一,攻占中原,统一全国。其二,设法求得杞澜原谅,夫妻两个重修旧好。一起过那神仙日子。
在杞澜当年离去之际。慧灵早已派出多名部下悄悄跟踪,杞澜自立门户之事他早有耳闻,得知妻子过得安好,他也就放心地将自己的部下召了回来。
如今他坐拥大批石衍军团,随时都可以摧城拔寨。但势力越是不断壮大。他反而不太急着去考虑征战之事了。当务之急,是先将自己的夫人接到身边,让她亲眼看到自己的伟业是如何形成,最终证明自己当初的举措是完全正确的。
于是他亲手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中的他长揖到地,低头求饶,杞澜看到自然能够明白他的意思。除此之外,他还送了杞澜许多礼物,从而证明自己国家的实力是多么雄厚。
前去送礼的使者回来禀报说。杞澜夫人收下了礼物,当时显得甚是喜悦,并承诺说两年之内必有厚礼回赠。
慧灵听完之后大喜过望,他万没想到杞澜竟能如此轻易地接纳自己,看起来两载之后便是他夫妻修好之日,这对他来说简直要比登基称帝还来得美妙。
怀着复杂而又激动的心情。慧灵耐心地等了杞澜两年有余,只盼她许下的厚礼早早送来,其中肯定有一幅图画或是一封信笺,当可明白杞澜的意思。
然而眼前快要迫近三载,仍旧没人前来拜山,别说杞澜本人了,就连她的使者也没见一个。又等了半年,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慧灵知道事情有变,不是杞澜中途反悔了,就是她那边发生了什么极大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