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果蔬青恋 > 第40节 >

第40节

说完,扯着刘氏就往里走。
刘氏更诧异了,心道这个外甥女实在有主意,怕是比菊花当年都有主意。
屋子里摆着一张雕花架子床,并一些简单的箱笼木柜,西面靠墙放置了一张暗红雕花长木靠背椅,上面铺着软垫,郑老太太三人坐在上面,见刘氏和小葱进来,不由一怔。
小葱目光滴溜溜在三人面上一扫,然后笑眯眯地挤到郑老太太跟张老太太中间坐下,抱着郑老太太的胳膊略有些害羞地说道:“外婆,我都听见了。”
郑老太太“呃”了一声,跟张老太太对视了一眼,面色有些尴尬,心虚地对郑氏瞟了一眼,见她不吱声,不免心下忐忑。
她们也觉得郑氏说得对,把这个问题来问小娃儿,不大妥当。可是,小葱都已经听见了,不问也不成了。
于是,郑老太太问道:“小葱,那你……是咋想的哩?”
小葱难得地忸怩起来,依着郑老太太的肩头,小声说道:“嫁人的事,我还没想过哩。不过——”她忽地抬头,声音坚决——“我不会嫁葫芦哥哥的。葫芦哥哥也不会娶我的。不信你们去问他。”
见外婆跟奶奶都是一脸愕然,随即斜眼对着郑老太太娇嗔道:“想想葫芦哥哥娶我,就觉得怪得很。”
这时,刘氏也过来,端了个凳子在面前坐下。
郑氏见娘和婆婆先是愕然,接着就张嘴想劝小葱,看样子是准备用言辞打动她,使她改主意。
她对闺女使了个眼色,道:“小葱,你去瞧瞧香荽和青莲他们,别又调皮钻哪去了。”
小葱脆声应了,起身出去,让长辈们细商议,反正她已经透露自个的想法了,有娘在,不怕外婆跟奶奶乱点鸳鸯谱。
问了小红和绿枝,知道山芋带着弟妹去了东西院落中间的竹园,便也往这边来。
刚到月洞门边,就听里面说话声传来,也不知青莲让韩庆做什么,韩庆劝他,说是把身上衣裳弄脏了太太要骂的,今儿过节,惹太太生气不好云云。
青莲道:“我跟娘说了,娘说往后你就跟着我。你咋不听我的话哩?你听我的话,我教你认字,还发工钱把你,多好。你原来连自个的名字都不会写,如今不是会写了?说出去好有面子的。”
香荽嫩嫩的声音接道:“青莲哥哥还小,等他大了,大舅舅和大舅母分家,你就跟他过日子了。你就该听青莲哥哥的话。”
青莲又道:“就是。你跟着我过日子,我们养鸡,我啃鸡骨头,把肉你吃。”
就听山芋大叫道:“青莲,你这个傻子!哪有自个啃骨头,把肉让人家吃的?我最喜欢啃鸡大腿了,骨头都丢给大黄和二黑他们吃。”
青莲:“……”
小葱本来一路想着心事,闻言笑翻了天。
她便不舍得进去,想多听一些小儿国的话语,于是靠在月洞门边,听里面一大三小喋喋不休。
三小的童言稚语就够人乐的了,偏韩庆这憨货也是“妙语连珠”。
在教识字和吃肉以及工钱的诱惑下,他拍着胸脯发誓:往后一定听四少爷的话,让干啥就干啥。又说,肉少吃些不要紧,要紧的是工钱足,他要多攒些银子好娶媳妇,因为他娘临死的时候,叮嘱他一定要为韩家传宗接代。
说着就哭起来,说自己到现在才攒了二两银子,连媳妇的影儿还没见哩,他们村的二毛跟他一样大,都已经娶上媳妇了。
青莲便保证道:“等我长大分家了,你要是还没娶上媳妇,我就帮你买一个好看的。我娘买小红跟橘儿的时候,我看见了,八两银子一个。”
韩庆听了大喜,又道:“好看不好看不要紧,要会生养娃才成。”
香荽道:“我听婆子们说,屁股大好生养。青莲哥哥,你帮他买个屁股大的。”
韩庆急忙赞成,又补充道:“还要胖。我们村的李婶子,矮胖矮胖的,生了七八个儿子,两个闺女,把人羡慕死了。早些年还生死了两个。后来,秦大夫他们来了,生娃儿就没死过。要不然,人娶媳妇的时候,专找长得胖、屁股大的,这样人才好生养。”
香荽怀疑地问道:“照你这么说,我大姐那样的,不是没人要,嫁不出去了?”
小葱在外本来笑得腿肚子抽筋,听到这,又是羞又是气,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歪,差点跌倒,禁不住“嗳哟”一声。
韩庆跳出来喝道:“哪个在外头?”
求收藏求推荐!
第036章童言

小葱耳听得葫芦他们说话的声音从院外传来,渐渐近了,忙叫道:“山芋,快带青莲和香荽出来。哥哥家来了,咱们去听故事。”
于是几个小娃儿从竹林子里跑出来,手上弄得漆黑麻乌,裤腿上也沾满了竹叶和泥灰,遂带他们去清洗。
韩庆边走边偷偷地瞄小葱姑娘,不晓得自己刚才没有照着她的样儿选媳妇,会不会让她生气。
小葱不理这憨货,自顾引弟妹们去井边洗净了,然后去西厢青山小叔的屋子玩。
红椒高兴对大姐道,黄夫子答应让黄初雨也来跟她们一块读书,又细细地说了详情。
原来,他们兄弟分头送粽子,黄豆自然是给黄夫子送。红椒要去看望黄初雨,也跟黄豆做了一路。
到了黄夫子家,黄豆和小厮冬孩儿将粽子送上,脆生生地将小葱教的话说了一遍。
老夫子十分高兴,听红椒说想见初雨,忙让人唤孙女出来,自己将黄豆叫到近前,问些功课及家事,见粽子还冒热气,又剥了个粽子尝鲜,其意态闲适。
黄初雨跟红椒见面后,欣喜不已,两个小女娃立即黏在一块,叽叽喳喳地问答起来。
于是,黄夫子一个粽子刚吃完,孙女就跑来跟他说,要去学堂上学,还指着红椒道:“红椒妹妹都去了。村里好些女孩子都去。爷爷,我也要去嘛!”
黄夫子头疼了,劝道:“村里的女孩子无人教导,所以才要去学堂。你则不同,爷爷亲自教你读书,你爹娘也常教导你,都学了好些文字,连《论语》都教了,根本无需去学堂。”
红椒怂恿了黄初雨一番后,也跟过来眼巴巴地望着,就等她求准了黄爷爷,好一块去上学。
她听了夫子这话,禁不住反驳道:“黄爷爷,我娘也在家教我,四书我也在学了。可是,光在家读《论语》是不成的。”
黄夫子不由愣神:这话什么意思,在家读《论语》不成,难道去学堂读就成了?
红椒又道:“我娘说,小娃儿要多见识些人,多经历些事,这样才能把书中的道理弄明白。要不咋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哩!光读死书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