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罪案现场:你所不知道的刑侦 > 第11节 >

第11节

  19.抓捕受阻
  无疑,现在犯罪嫌疑人丁日浩的去向是个谜。没有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是从此销声匿迹,还是继续作案,是魂归野外,还是隐循深山,都无从得知。萧云天只知道,这种人一天没有被抓捕归案,就一天是个隐患。他决定,立即组织小分队实施抓捕。
  由萧云天带领楚剑雄和柳如雪出动,执行抓捕任务,林玄鹤在警局全面主持监视和监听任务,每天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不间断,并随时向抓捕组报告进展。
  抓捕之行第一站自然是丁日浩所称的海西市老家了。重案侦缉队从全国户籍信息网上打印出照片,连同李翠翠提供的几张照片,连夜直扑海西市,取得当地警方配合后,来到丁日浩老家所在的村子进行追捕。
  然而,抓捕组却扑了个空。丁日浩根本没有回老家,他家的亲属及街坊邻居,还有大队干部都能够证实这一点,别说前几天了,就是最近半年丁日浩都没有回来过,这几天也没有来过电话。
  丁日浩究竟去哪里了呢?
  行动组的人不禁都焦虑起来,现在的案件侦破基本上已经水落石出,犯罪嫌疑人已经锁定,很有可能是丁日浩这家伙实施了抢劫,将两名被害人杀人灭口。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困难的,那就是抓捕犯罪嫌疑人了。
  抓到之后,经过突审,拿下了口供,其他的事情就可以移交给检察官和法官了。
  历年来均有未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全国各地都组织了“清网行动”,重点打击那些作案后潜逃数年未归案的犯罪嫌疑人。
  每个罪犯的个性特点不一样,作案后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惊慌失措,作案后慌不择路,仓皇而逃,立马让侦查人员立为重大作案嫌疑人;有的泰然处之,当作没事一样,众人围观时他也一起围观,甚至还表现得很热心;还有的内心惴惴,时刻观察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
  对于大多数罪犯而言,“跑路”可能是他们最多的选择。因为都怀有侥幸心理,觉得如果待在原地肯定是束手就擒,如果逃了还有可能逍遥法外,继续享受以后的时光。
  但能逃向哪里呢?现在到处都需要身份证件,而逃犯,一旦纳入网上追逃人员名单,就意味着被铺下了一张看不见的天罗地网,到哪里都会有无形的束缚。坐火车,坐飞机,需要拿身份证件买票;住旅馆住酒店,酒店业电脑管理系统后台都是与公安报警系统相连接的,这边一拿身份证件登记,公安就知道有逃犯住宿了。到哪里租个房子还有查户口的,外来的暂住人口更容易引起片区民警的怀疑。
  只有那种小煤窑、小砖窑是不需要查身份证件的,那里也聚集了很多有问题的人。但进了那里,很可能成为了黑民工,再也出不来了。
  丁日浩这个曾经当过小老板的人,会去这些地方躲避吗?
  萧云天他们的抓捕行动落了空,只好悻悻地回到了海东市。回来后,一问监视和监听组,丁日浩的手机自失踪后就一直关机,找不到下落,也是一无所获。
  难道案件就要这样搁置起来吗?
  萧云天吩咐林玄鹤按照程序将犯罪嫌疑人丁日浩的基本信息录入全国公安网上追逃数据库,防止丁日浩逃到了其他地方来不及抓捕。
  丁日浩也不可能凭空消失啊,他总要生活在社会之中,总要和其他的人来往、接触,产生一定的联系,就是跑到深山里,没有吃的用的,最终也要出来寻找的。萧云天推断,丁日浩连夜出逃,身上带的钱一定不多,应该跑不远,重点还是应该查查他还有哪些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中,有没有丁日浩可能去投靠的人。时间一长,他肯定会暴露踪迹的。
  令人意外的是,此时,那个神秘电话又打了进来,轻蔑地对萧云天说:“你们警察就是笨,丁日浩在海东市还有一个相好的事情你们怎么没有去调查?”说完电话就挂断了。
  萧云天连续受到这个神秘电话的冷嘲热讽,心里很窝火,但神秘人提供的信息还真是和案件有关联的。
  于是,萧云天再次找到了李翠翠和李国明进行调查,告知其事情的严重性,说丁日浩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现在是负案在逃,如果有资助他逃匿或提供信息躲藏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窝藏罪。如果面对公安人员调查询问,明知丁日浩犯下重罪而故意不说实话,则有可能构成包庇罪。
  由于丁日浩犯的是死罪,他的家属如果窝藏或者包庇的话,按照刑法规定要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萧云天让李翠翠和她哥哥李国明再想一想,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还没有说清楚。
  面对公安人员调查的强大压力,李翠翠有些坐不住了,欲言又止,萧云天看出端倪,便重点调查李翠翠。原来,李翠翠起初并不知道丁日浩可能杀了人,直到公安侦查人员第二次搜查店里,发现被害人血迹之后,她才知道男友丁日浩可能杀人了。但她的确不知道丁日浩去哪里了,丁日浩对她说的回海西市老家看来不是实话。
  不过,有些家事李翠翠没好意思提,原来,丁日浩在海东市真的有一个相好,后来被李翠翠发现后,大吵一通,丁日浩于是与那相好断了联系,但不知道是真的断了还是假的断了。因为警察没有问到这一部分,她当时觉得丢人,也没有说出来。
  如果犯罪嫌疑人丁日浩在警方围捕之下,却仍然没有离开海东市,而是仍然据险隐藏本地,那真谈得上胆大包天了。
  俗话说,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是安全的地方。有这么一部分犯罪分子,心理素质较好,反侦查能力较强,来个回马枪,你以为他离开本地了,实际上他反而在本地蛰伏下来了。
  萧云天详细询问李翠翠之后,了解到丁日浩曾经有个相好也在海东市,但是李翠翠并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她家的具体地址在哪里,是不是还住在原地也一概不知。只隐约记得一个电话号码。
  根据李翠翠提供的电话号码回拨,却提示已停机。萧云天安排楚剑雄带人员立即去大朝通信公司查询,得知户主叫赵江丽,已于六个月前欠费停机,再过几个月此号码就要被注销了。
  不过,在大朝通信公司调取材料过程中,发现这个叫赵江丽的另外有一个新号码,仍然在使用之中。
  林玄鹤一接到这个手机号码,立刻开启大型手机定位设备,追踪赵江丽这个手机的大概位置。手机在特定设备面前,会主动显示自己的位置。
  就像电对人们生活来讲是必需品一样,手机现在也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定位就是通过科技来获取手机持有人的位置信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GPS的定位,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网基站的定位。前者需要用户打开GPS,后者不需要用户打开GPS,普通手机和智能手机都能做到,但误差较大,精确度上存在一公里左右的误差。
  望着显示屏上一道又一道密密麻麻的无线电波,林玄鹤心情紧张地排查手机号码的具体位置,并打开大功率警用监听设备,监听这个手机号码的通话情况。
  确定具体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海东市上空有数百万计的无线电波在来回交织,想要精确地确定位置并不容易。
  根据在大朝通信公司查得的赵江丽新号码的通信记录,丁日浩确实在六月六日之后和赵江丽联系过,也就是说,案发后,丁日浩极有可能投靠了赵江丽。
  实际上,赵江丽此时正躺在丁日浩的怀里。
  赵江丽原本是海东市一家KTV的陪唱小姐,不是本地人,从外地来海东市谋生。丁日浩经常来歌厅唱歌,每次都是让她作陪,而且每次出手阔绰。一来二去,他们两个就建立了关系,但实际上赵江丽对丁日浩的来历、背景一点也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做生意的。
  两人的事被丁日浩的女友李翠翠发现以后,丁日浩向他女友认了错,表示不再与赵江丽来往。但赵江丽换了个住处、换了个歌厅、换了个手机号,还是与丁日浩保持秘密往来,只是再也不在公共场合出双入对了。
  丁日浩在几天前深夜突然来访,说要在这里住两天。赵江丽虽然感到很疑惑,因为从来没有这样连住几天的情形,但丁日浩不说,她也就没有多问。
  20.交 锋
  经过紧张的信号搜索,技侦设备将赵江丽的位置锁定在一栋老式的居民楼上,周围还有一些平房。
  萧云天带领其他的重案侦缉队队员在录取完李翠翠等人的第二次证言后,已回局里整装待命。
  这栋老式的居民楼坐落在海东市接近郊区的一个城乡结合带。为了不打草惊蛇,萧云天命令穿警服的队员均远远地守住几个出行的必经路口,其余便衣跟随他接近居民楼。
  柳如雪找来了居委会人员,向其询问楼上都有什么人,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
  居委会的人员告知这栋楼住的基本上都不是房主了,都租出去了,住的人很复杂,换得也很频繁。具体都是住的什么人不清楚。
  此时已是下午,家里有人的不多。楼一共就五层,转眼之间已经查到了二层。
  丁日浩就住在这一层。
  丁日浩在赵江丽屋里住得也不舒坦。自公安去查了他的冷鲜肉店,他就觉得如坐针毡。当天他催着公安快点走之后,就立马将摩托车推回家里,向女友李翠翠推说要把店盘掉,自己去海西市找找老乡看看有没有接手的,就跑到了赵江丽这边。
  为什么没有立即跑到海西市或者更远的地方,丁日浩其实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觉得一方面自己下手干净利索,现场处理得啥也没留下,公安不可能这么早地就怀疑到自己头上来。另一方面,他不知道公安到底掌握了多少线索,也害怕自己暴露,但跑路暂时还没有必要,不如先跑到老相好赵江丽这里来躲一躲。
  为了以防万一,丁日浩随身携带了两把匕首,准备被捕时殊死一搏,看看能不能逃脱。因为心情很矛盾,虽然身陷赵江丽的“温柔乡”,却总也心神不宁。那一晚的那一幕虽然过去了好几天,但仍然还是萦绕在脑海中。
  一出来的时候,丁日浩就把手机扔了,他虽然不知道公安能不能根据手机找到他,但是从电影电视里看到过此类情节,知道手机开着没好事。他这几天也就没有和女友李翠翠、大舅哥李国明联系。他不能确定这些人有没有被公安控制住。大难当前,谁都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