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大明惊变 > 第57节 >

第57节

  杨埙道:“我只是个想发财的人。今日我在市集上看到一个人拿金砂付账,似乎是个有钱的主儿,便一路跟着他。不想还未寻到机会下手,他人到了军营,将一个钱袋交给了你老兄。虽说你是京营的人,不大好惹,可我和兄弟们要吃饭,总不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我们向门前军士打听到你的名字,再设法将你诓骗了出来。”
  方大明闻言反而长舒一口气,道:“原来只是京城的盗贼……哦,不,原来只是道上的好汉,我还生怕你们是锦衣卫呢。”
  杨埙道:“我们要是锦衣卫倒好了,锦衣卫一直死死追着我们兄弟不放呢。听你老兄的语气,怎么,锦衣卫也要捉你?”
  方大明不愿意多提,只道:“好汉既已搜去我身上的钱财,算是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这就请放我走吧。”
  杨埙道:“那怎么行?你刚才还说要带着神机营同伴拿神机铳将我们全部轰死呢。我们已经惹毛了锦衣卫,再惹上神机营,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抱歉啦,老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这也是不得已。来人,这就杀了他……”
  方大明忙道:“好汉饶命,有话好说,我刚才只是信口胡诌,当不得真的。”他为了保命,不得不设法套近乎,又道:“其实我跟锦衣卫也是对头。”
  杨埙道:“哦,这话怎么说?”
  方大明道:“我最近收了人钱,帮人办点儿事,要送一个人进监狱。偏巧这案子是锦衣卫办的,现任锦衣卫长官跟那人交情不错,我还一直担心呢。”
  杨埙假装糊涂,道:“你说什么呢,怎么我完全听不明白?你是不是在有意拖延,好等你同伴来救你?”
  方大明忙道:“不,我说的是实话。那好,我从头说起。”
  多日前,方大明曾去蒋骨扇铺探访过前长官蒋鸣军,其实他跟蒋鸣军关系并不好,不过是上头的命令,不得不去。出来扇铺时,他遇到一个自称朱公子的人,对方邀他到对面酒铺饮酒,打听了一些京营的事。
  然前日一大早,忽有人来军营找他,自称是朱公子的手下,当面给了他二两金子,称找他帮个忙,二两金子只是一半酬劳,事成后还有二两金子。对方亦直言不讳,说朱公子跟蒋鸣军和漆匠杨埙有仇,欲趁蒋鸣军受伤瘫痪不能动弹之机,行一石二鸟之计。
  方大明听对方语气不善,大约猜到了究竟,便没有多问,反正他的任务只是借口替蒋鸣军带话将杨埙骗去,轻易便能赚到四两金子,相当于四十两白银,等于他好几年的俸禄,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不久后,便有锦衣卫找上门来,要召方大明到公堂作证。方大明虽早猜到朱公子要杀蒋鸣军,再嫁祸给杨埙,但听说兵部尚书于谦亲自过问此案,便开始有些着慌了。然朱公子手下立即给了他二两金子,称只要他按照计划坚持说是蒋鸣军让他去找杨埙的,便还能得四两金子。方大明为利益所驱,便在公堂上一力咬死是蒋鸣军要找杨埙。所幸朱公子的计划十分周密,有意让方大明先去贡院附近向总甲阎英打探杨埙踪迹,阎英又指引方氏去小吃铺,这样一来,阎英和铺主均成为方大明的有力证人,由此顺利过关。
  案子审到最后,杨埙当场画押服罪,被打入死牢待决。方大明这才放下心来,回去美美睡了一觉。今日一早醒来,心中惦记朱公子手下许诺的四两金子之事,可他不知朱公子住在哪里,便只好去最初遇到对方的蒋骨扇铺附近转悠了一圈,但没见到人,只能讪讪回营。
  原以为那四两金子多半打了水漂,不想不久朱公子手下便找上门来,将金子付给了他。却万万料不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早有人盯上了那袋金子。
  方大明叙述完经过,又道:“我已经将所有事情都告诉好汉了,只求好汉放了我。那金子好汉自可留着,而且我有把柄握在好汉手中,决计不敢说出今日之事。”
  一旁逯杲插口道:“你这袋金子可远远不只四两。”
  方大明道:“是,因为朱公子还想要我替他办件事。”
  杨埙道:“什么事?”方大明道:“朱公子想约神机营长官见上一见。”
  原神机营大半将士已殁于土木堡,新组建的神机营仍是京军精锐,长官由右都督孙镗兼领。在之前的北京保卫战中,孙镗被瓦剌大军包围在西直门外,明军担心瓦剌军趁机攻城,拒绝放孙军入城,孙镗不得不率部血战,若不是总兵官石亨及时赶来营救,只怕要全军覆没。
  朱骥已大致猜到了朱公子的用意,闻言大急,问道:“孙都督可答应了?”
  方大明道:“孙都督人去了兵部,我尚未见到他人。”忽意识到什么,失声道:“我认得你的声音,你……你不是锦衣卫长官朱指挥吗?”
  朱骥见事已败露,干脆上前揭下方大明的眼布,冷笑道:“不错,正是我。快些将事情一五一十地招出来,不然的话……”
  杨埙忙上前道:“朱指挥稍候,我还有句要紧话要问。”
  方大明认出了杨埙,惊讶得合不拢嘴,好半天才道:“你……你不是被打入死牢了吗?”
  杨埙道:“确实是啊,不过我又出来了。闲话少说,你既见过那名朱公子,他可是跟我差不多高,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样子?”
  方大明道:“不,朱公子不是什么文弱书生,他看起来很强健,像是会功夫的人。”顿了顿,又道:“不过朱公子身边那个侍从,倒是很像你说的样子。”
  杨埙道:“侍从?什么侍从?”方大明道:“我第一次与朱公子在酒铺饮酒时,他身边还跟着个侍从,话不多,偶然开口,人也很客气,看起来像是个读书人。”
  杨埙道:“他鬓角这里是不是有颗黑痣?”方大明道:“是啊,你认得他?”随即又狐疑过来,道:“你不是朱公子的仇人吗?该认识他和他身边的人才对。”
  杨埙冷笑道:“我不认识什么朱公子,不过那侍从倒是认得。”
  朱骥问道:“是他吗?”杨埙道:“就是他。”
  朱骥便招手叫过逯杲,命道:“你留下来继续审问方大明,看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我与杨匠官得赶去办事了。”
  离开东厂,朱骥先赶来兵部,将方大明一番话禀报给了兵部尚书于谦,又道:“看来朱公子是想利用京营作为起事的主力。”
  于谦道:“目下京营多是新募征来的新丁[2],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确实容易给人造成可乘之机。我会立即赶去京营,将将校召集起来。你尽快带人捉拿朱公子及同党。”
  朱骥应命而出,与杨埙赶来东城兵马司。御史邢宥和兵马指挥使徐优早已准备妥当,遂一起往观音寺赶来。
  负责监视的锦衣卫校尉见长官亲至,忙上前禀报道:“自逯百户离开后,又有一人进去,但旋即又出来往观音寺去了。后来有僧人出来,去兵马司领了具尸体回来,那人跟过来抬担架,好像很悲伤的样子,但不久便又进了那处宅子。”
  朱骥点了点头,下令包围宅子,又将附近所有出口都封住,自己一马当先,先踢门冲了进去。
  院子里有两人正蹲在树下调配什么东西,听到动静,本能地去摸兵器,却见兵马司军士已拉开了弓,只得缩回了手,束手就擒。
  等到杨埙进来时,短暂的抵抗已然结束。除了两人被杀外,余者皆被生擒,军士在这处前后三进的四合院搜捕出了十七人,反手捆缚后,在院子中跪成几排。
  杨埙径直走到一名模样彪悍的男子面前,问道:“你就是朱公子吧?可还记得你在我脸上划的这一刀?”
  朱公子哼了一声,道:“我早说该杀了你。”
  杨埙指着他身边的人笑道:“这我可就要感谢郭公子了。郭公子,我猜若不是你坚持要用蒋鸣军一案陷害我,我是活不到现在的。”
  那男子竟是曾多次光顾蒋骨扇铺,且对蒋苏台也有意的凤阳男子郭信。他低头沉默了许久,才抬头道:“不错,我不该出于私心考虑,我早该杀了你。”又觉得百般不解,道:“我自觉做事周全,不留痕迹,你怎么会猜到是我?”
  杨埙笑道:“你做事的确周全,但不可能不留痕迹,世上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我遭人陷害,被指控为杀死蒋鸣军的凶手,那些证人基本上都是真实可信的,只有京营军士方大明一人说了假话。也就是说,方大明是案子的关键。我猜你之所以没有杀死方大明灭口,一是我人还没被处死,杀死证人太过张扬;二是方大明还有用,你正好可以利用他作过伪证这一点来要挟拉拢他入伙。他是神机营军职,刚刚升职做了小头目,能成为你日后谋事的良助。”
  郭信道:“难道是官府捉了方大明,他抵挡不住严刑拷问,露了口风?”
  杨埙道:“不,在方大明被捕前,我便已经猜到是你了。其实关键还是方大明。”
  方大明是重要证人,杨埙是唯一疑凶,但杨埙之前并不认识方大明,二人无冤无仇,只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蒋鸣军。方大明既然在公堂上作伪证,表明蒋鸣军被杀一案,他多少参与其事。但他为什么要杀蒋鸣军呢?就算二人曾有宿怨,蒋鸣军已然瘫痪,再也不能重返军营,他又有什么动手的必要呢?
  无利不起早,方大明不会冒着丢掉前程的危险参与其中,除非他能从蒋鸣军之死中得到好处。可对他有什么好处呢?他既不可能接管蒋骨扇铺,又不会娶蒋鸣军孤妹为妻。如此,便只剩下了一种可能,他是被人收买了。
  收买方大明的人,应该就是杀人真凶了。杨埙刚被朱公子绑架拷问,再醒来时,便倒在蒋鸣军旁边,成为杀人凶手。陷害他的人,显然就是朱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