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我在考古系所看到的那些诡异事第二部 > 第248节 >

第248节

  从图上来看,这个陵墓是所谓的‘竖穴式’建筑在一个宽度达到三千米,深度大概超过八百米的地下空洞内,空洞的边缘有螺旋状的石梯向下,而最下面则是一栋在图画上看起来颇具气势的小楼,在边上有个注释‘琼楼’
  在下降到琼楼的蜿蜒曲折的楼梯上,分为了很多层并且都进行了标注,但是那些标注的文字却全部都被人为的铲掉了,除此以外这张图上就没有别的值得看的东西了。
  “我还第一次发现在陵墓里居然有地图可看……”徐安琪笑道,用手机最大分辨率把这张图给照了下来。
  “那些被毁掉的部分是什么呢?谁会这么干呢?”安羽指着那些被铲掉的部分问道。
  徐安琪抚摸了一下那些被铲的部分后说道:“不是现代有人弄的,非常久远了……可能是陵墓的守护者们做的吧,先别管这个了,我们看看棺材里面有什么好了。”
  大家的注意力又转到了那口巨大的棺材,这时候我们才发现棺材边上是一堆瓶瓶罐罐的东西,但是做的很粗糙,不像是有什么价值的样子,里面也全是空的,就算有东西也是一些黑黑散发臭气的东西,看起来让人怀疑应该是那些山魈的粪便。我们没在管那些东西,而是全部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口棺材上。
  这个棺材应该是一棺一椁,面前这层是层看不出什么材料的木头,棺材上的大漆很多地方都已经起翘碎裂了,算得上是‘千仓百孔’。
  徐安琪棺材了一下后看了看我,我想了想还是先弄开看看好了,点了点头。
  这种抽屉一样的棺椁很难像原样一样拉开,徐安琪采取的办法就只有在棺材侧面掏洞,直接挖进去。
  徐安琪、安羽和我掏出工兵铲和撬棍,李紫灵负责警戒,三个人从棺材的侧面开始打洞进去。棺材的木料已经完全腐朽了,工兵铲用力下去就是一大块木料被铲掉,没花几分钟就砸穿了最外面的一层椁,露出了里面的棺材层。
  棺材层的情况好了很多,徐安琪试了试居然还非常坚硬,不过遇到这种情况倒也正常。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大概十五厘米厚的第二层也被我们挖穿。
  最后,在棺材里掏出了一个成人脑袋大小的洞之后,徐安琪用电筒往里面看了看,用一根撬棍伸了进去,先是掏出了一个圆球形状的东西:尸体的脑袋。
  尸体已经和埃及木乃伊似地完全脱水,整个脑袋缩小到了只剩一层皮裹着头骨的地步,皮肤黑黑的,不过奇怪的是这人带着一个圆形的头盔,那个头盔居然是铁质的。
  按照这里的摆设,我们都觉得这个棺材应该属于这个叫做‘宫钰’的工匠,可是戴着那么个铁质头盔那么这人就应该是个武将一类的人才对啊?难道这位老兄如此多才多艺,是个又能打仗又能造建筑物的双学位学霸?
  秦朝是个非常务实的朝代,武器铠甲从来没有什么兼顾好看和拉风作用的设计,那顶头盔灰不溜秋看起来比个废品收购站里的破铁锅看起来还丑,徐安琪丢到了一边继续往里钩东西。
  第二个勾出来的是一件衣服,这东西是粗布的里面还裹着一副黑炭一般的身躯部分,翻来覆去没什么好看的,然后又取出了尸体的手和脚,都已经好像木乃伊一样干,很多地方甚至都已经龟裂了,这个人身前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是现在看起来活像个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出来的犹太奴工。
  尸体被完整取出来之后,徐安琪似乎还发现了什么东西,用两根撬棍相互配合着,在里面钩出了一根怪模怪样的金属物体。
  乍一看这东西挺像嘉宁那根金刚降魔杵,但这东西比那根东西还重还大,整个呈螺旋形,看起来好像一截锈迹斑斑的钻头,小头非常锐利,大头却是个中空的圆柱,看起来是一个可以把木棍一类东西插进去,就可以变成一个工具或者一件武器。
  接着徐安琪又小心翼翼的弄出了一个小小的木盒子。
  这个木盒子做的非常精细,算是这棺材里掏出来的最精美的一件东西了:木盒子长度大概三十公分左右,宽度大概二十公分,高度也有接近三十公分,看起来倒像是一个超小型的棺材似地,但是明显不是干这个用的,还非常沉重,里面似乎塞满了东西。
  这是一个内外嵌套型的盒子,直接提整个上半部分就可以直接打开,以前可能有牛皮绳子一类的东西捆扎起来,现在已经全烂光了,整个盒子黝黑发亮,看起来是烟熏之后还抹了一层什么东西在上面,之前还进行过打磨。
  徐安琪仔细看了看应该没有危险之后,小心翼翼的提起了盒子的上半部分,里面的东西映入了眼帘:是一盒已经破裂掉的竹简,看起来这东西以前是个装信函的书盒。
  纸没有发明前文字都必须用竹简书写,秦始皇据说一天要看几百斤竹简和木简,所以这东西可以肯定也是秦朝的,但是已经散乱成了一堆竹片。
  徐安琪小心的取出一片来看了一下,上面的字是用刀刻上去的(还好不是用漆笔写上去的,否则肯定已经看不出来了。)
  徐安琪取出的这片应该是这卷竹简最外面,也就是最开头的一张,这张上刻着一行秦篆的小字,徐安琪仔细辨认了一下,这一行小字应该是《破岩锥用经》
  那个时代的东西都是什么经什么经的(《甘石心经》等等)技术方面的书都用这种称呼,后来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毁掉了很多,这东西按照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就是一个叫‘破岩锥’的东西的使用办法说明书。
  我们一起看着那个丑陋不堪像个打坏的钻头的东西,这东西难道就是所谓的‘破岩锥’?
  “看样子是这样,不过这竹简被毁的太厉害了,现在没空整理这东西。”徐安琪看到我们的目光所指后说到,把这东西用一个防水袋装好以后,在棺材里找了找,基本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
  “看样子这个人的身份不太清楚,但是能够用一棺一椁安葬的也不是一般人了,可是为什么会在这里?”我看着徐安琪问道。
  “现在资料太少,还没办法说这个。”徐安琪摇头说道:“总之这里没别的东西了,我们先回基地,然后开始向下探索吧。”
  回到基地,徐安琪将东西放好以后做了一些机关防止有任何东西进来,准备停当之后我们走到了那个向下的阶梯处,这时候我看了看手机,显示时间是中午一点。
  黑漆漆的石梯向下延伸到无边的黑暗中,按照刚才那副总图的标注,最底下我们看到的那座深入地底的小楼叫做‘琼楼’。那么哪里很可能就是赵佗的灵殿。
  微风一直不断的从洞的底下往上吹,夹杂着一些怪味,我们沿着石阶缓缓而下。
  八百米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并不长,但是要知道,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塔也就828米高,看起来已经有‘插入云霄’的感觉,而一个能把迪拜塔放进去的地洞会是什么感觉就可以明白这个大洞有多么惊人了,要不是一切都是黑的,估计站在边上都会感觉要晕倒。
  251、向下之路
  石阶是顺着大洞的边缘一点一点凿出来的,虽然很多部分不是很精细,还保持着一些原始的风貌,但是能做到这一点也已经很惊人了,石阶宽度有大概三米左右,可大家都很自觉的靠着洞壁的那边走,好像一不注意就要掉下去似地。
  “我说黄公公,为啥世界上会有这种地方呢?”安公公摸着墙壁不断的向下走,走着走着忍不住问我道:“以那个时代的建设能力,怎么可能弄出这种地方来?这个赵佗又为啥把他的坟修在这个鬼地方呢?”
  “这个地方地形本来就是这样的,赵佗的人只是依据原来的形状将其做了一些改变,算得上奇迹,但也不是什么很逆天的事情。”我随意回答道。
  “折腾出这么个地方还不逆天?”安公公看着四周回答道,虽然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只能看见前面的人的背影。
  向下走了一会儿,最前面的徐安琪突然呆立不动了,然后对我做了个‘有情况’的手势。大家立刻顺势蹲下摸出武器做好准备。
  随着徐安琪的灯光向前看去,距离我们大概三十米外的阶梯上,似乎站满了人!
  那些人背对着我们一动不动,每个人都穿着铠甲站的笔直,并且每个人身后还有重重叠叠的身影不断的向前延伸,显然前面还有更多!但是那些人虽然被我们的灯光照到了,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仔细看了一下,我们都站了起来,大家神色古怪的相互看了一眼,都是一副古怪的表情。
  “这地方可真是个山寨秦始皇陵墓啊,居然连兵马俑都山寨!”安公公笑道。
  没错,那些东西是兵马俑!
  秦皇陵兵马俑我在小时候就去看过,当时还很小的我对高大的兵马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映像:威武、高大、健壮,雕像雄浑有力,看起来都非常具有压迫感,甚至如果你能近距离站在陶俑坑的面前,看着那些层层叠叠的军队面向着你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心理悸动的感觉:生怕那些高大的秦国武士突然活了过来,向你发动进攻。
  走到面前,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陶俑的情况。
  这些陶俑身高明显不如秦皇陵的陶俑,身高大概都和徐安琪差不多,普遍不到一米七的样子,摸样和秦皇陵的也有些区别:更加具有一些南方人的特征,武器和秦皇陵的标准武器:剑、戈等等不太一样,这些陶俑带的武器有弯刀、短弩、短矛(或者是投枪)等等,还有一些带的武器居然是一卷绳子。
  “这估计是当年赵佗兵马的样子吧?明显是由南方人组成的军队。”我有点激动的看着徐安琪说到:“这可是一个历史大发现!”
  “你就别大发现了,你没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吗?我们没路可走了!”徐安琪对我的激动似乎没兴趣,而是指着前面对我说到。
  这时候我才发现,前面的道路已经被这些兵马俑给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