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墓探 > 第410节 >

第410节

“左慈自然不能把名山大川搬到这里,这只是一个模型,这个也确实有个典故。”我说,“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位于昆仑山上。传说中的西王母瑶池有多处。因为西王母虽以昆仑为宫,所以西王母最大的瑶池被认为是青海湖,而西王母最古老的瑶池被认为是德令哈市褡链湖,西王母美丽神妙的瑶池是孟达天池,神秘而又海拔最高的西王母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传说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曾坐八匹日行三万里的骏马,由京城出发,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瑶池来会见西域部落联盟首领西王母。当西周天子周穆王和他的卫队来到时,盛装以待的西王母站在瑶池边上,以最隆重的部落礼节迎接来自远方的尊贵客人。瑶池如镜,绿草如茵,人们吹笙鼓簧,中心翱翔。周穆王将随行带来的大量丝织品和圭、壁等珍贵礼物送给西王母,主人则捧出各色丰盛的西域名肴、特产奶酒和葡萄酒盛情款待。瑶池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的奇异风光,使周穆王如痴如醉,乐而忘归。欢乐的日子总是特别短暂,周穆王不得要东归回国了,西王母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以三年为期相约后,西王母与周穆王依依不舍相别了。走前周穆王还亲手栽下一棵槐树,立了一块石碑,上刻,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可惜期满周穆王再没有能够来会西王母,只留下这两首千古传颂的佳句,给人无限瑕想。不过姬满此人颇为神奇,他与这位王母娘娘也确实颇有渊源。”我说。
“姬满又是谁?”大哲问。

第五百一十九章 瑶池非池(下)
“周穆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云希明说。
“这个周穆王我倒是也听说过,确实是一奇人。”陆大叔说,“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姬瑕第三次亲征荆楚,薨于汉水。是年太子姬满践位,成为西周第5位帝王,是为周穆王。此时他已经50岁,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关于周穆王的岁数,根据《史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被定论为105岁。而《竹书纪年》则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岁。因此,周穆王究竟年岁几何,各有见解。迄今为止,出土的周穆王时期青铜器有纪年的只到34年,尚未发现40年以上纪年。不过很多人都觉得他有可能在位时间就有一百年。”
“不仅如此,这个周穆王也很有政治建树。周穆王统治初期,没有像昭王那样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国内各种矛盾,而是认为是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问题。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员重申执政规范,并发布《臩命》;又用吕侯为司寇,命作《吕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书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达3000条之多。在周穆王的励精图治下,天下再度安宁,保持了昭王盛世的延续。从周武王始,周王朝开拓经营的重点是东方,其次是东南。到周昭王时。强盛国力,又向南开拓发展,对北方戎族采取守势。周昭王虽死在第二次南征途中。但周仍达到向南扩张的目的。周穆王时继续保持向外扩展的态势,并开始对北方犬戎采取主动攻势。根据《国语·周语》记载。王朝西方边远地带的犬戎属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进贡方物特产。周穆王十二年,犬戎没有及时进贡,周穆王以此为由,亲自领兵对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谋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见,主张实行文王时耀德不观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只按时来朝拜周王。无其他义务,但穆王不接受建议,执意西征。穆王十二年春,周穆王西征,进兵阳纡,周军大胜。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战争经过不详。从战果来看,此次战争的军事胜利并不大,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而且由于穆王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高压的政策,导致的后果对周极为不利。《史记·周本纪》谓:自始荒服者不至。边远国家不再朝见周穆王,说明周王朝在周边外族中失去了威信。边夷不朝,更加剧了矛盾。穆王重整人马二次讨伐,广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此次征战以周大获全胜告终,但却加剧了与犬戎的对立。”云希明说。
“平定西方后,穆王继续西伐,于穆王十三至十七年,进军至昆仑之丘,这段历史被记录在《穆天子传》中。近代人认为《穆天子传》为战国所作,内容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西周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是中原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传统学者们认为。按照故事中所说的里程,西王母之国应在西亚或欧洲。周穆王西略。长年不在朝,位于周王朝东南的徐国趁机作乱,率领臣服于自己的诸侯攻打周。于是周穆王西征之后,转战东南。
徐国在商代就是淮夷大国,周初曾跟随武庚叛乱,周公二次东征后,徐国时叛时服。穆王时期,徐国再次兴盛起来。据《史记·周本纪》和《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徐国国君徐子自称徐偃王,率九夷淮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便联合楚国攻徐。破徐国后,穆王封他的儿子嬴宝宗到彭城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平定徐乱后,穆王继续东进,抵达九江,开始南征。通过巡游征伐,周穆王使东南许多方国和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王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南征取得成就后,穆王仿照祖先,在涂山这个地方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云希明说。
“这么看来,这个周穆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嘛。”大哲说,“就只会打打杀杀的。”
“古代人的思维自然和我们不同,不过他也不光是有这样的作为。”我说,周穆王元年,穆王任命君牙为大司徒,伯同为太仆,申诫周政。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遂迁于太原。得炼赤刀,用之割玉如切泥。后造父因为善于驾马被周穆王宠幸,穆王得良骥,遂以造父御马西征,至于青乌之所解。同年,淮夷大举西侵,前锋至芮国。周穆王长驱归国,命录终以成周八师伐淮夷,在古师安营扎寨。在此之前,已率师省麸地至古师与录终会师,抄淮夷后路,淮夷崩退。再后来去往西极之国有魔术师来见,能入水火,贯金石,变化多端,穆王为其所惑,遂西游。途中得能工巧匠偃师,制木偶人肖似真人,能合乐拍歌舞。穆王携其同归宗周。以后西王母入周朝见,穆王以宾相待,赐居昭宫。然后穆王大起九师,伐荆楚。周穆王三十九年,穆王大会诸侯于涂山。同年,周穆王东游,乐而忘返。陵翟致贿良马百匹,归还毕国宝器,想通过许男与毕达成和平协定,未果,随即侵略毕。毕人告警,周穆王派孟悉到毕地讨戎。穆王归于南郑,命吕侯为司寇。穆王命吕侯作《吕刑》。这些全都是周穆王的功绩。”我说。
“在周代史官笔下的穆王满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又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春秋楚大夫伍子胥祖父伍举在劝说楚国国君时,把周穆王与商汤、周武王以及齐桓公、晋公等一代雄主相提并论;管仲对齐桓公说周穆王效法文王、武王的治国理念,取得功绩而成就其美名。这些都肯定了周穆王的历史功绩。周穆王在位期间东征西伐,王朝疆土不断扩大,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然而,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我说。
“那这么说这个周穆王还是个厉害的狠角色呢。”大哲说。
“不仅仅是在当时,就是到了后世,也有人依然祭奠周穆王。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恭张村村南,有一夯土台,传说这就是周穆王陵。夯土太封土原呈覆斗形,由于长期取土,南、东、北三面破坏严重,已经变得很不规则,已经成直上直下的陡壁。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在陵前竖一石碑:上书周穆王陵四个隶书大字,石碑现不知所踪。后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周穆王陵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后来周穆王陵顶部被挖开,露出砖砌的穹窿顶。穹窿顶下面为方形前厅,其北为后室,东西有侧室,根据墓室形制、砖及封土分析,此墓似为汉代墓葬。人们时常来此祭拜,许愿。”我说。
“这么神啊。”大哲说。
“古代君王被认为是上天选中的人,所以也被称为天子,自然有过人之处。”我说。
“可是我有一点不明白,既然左慈想要把这里建造成为天宫的模型,那么为什么不能按照实际的来建造呢?这个瑶池,不应该是一个池子么,里面不是应该有水么。”云凝问,“可是这里什么都没有啊。”
“这个瑶池圣殿一定和瑶池有关,但是具体的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据说瑶池中存在的是圣水。”我说。
“抚今追昔,古今中外,历朝历代,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崇敬水、赞美水、理解水,到了现在还要珍惜水、呵护水、公平配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来,生命与水便形影不离,无论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世界,或是人类社会,一切生命体都是由于有了水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之母,也是人类之母。水是文明之本。文明的体现是社会文化的进步,是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人类要辟草昧而致文明,始终离不开水。水生万物,也存在于万物,这样看来,水无处不在,也就没有特殊的必要把天池建成一座池子了。”我说。
“阴阴,你说的有点深奥,我都有点不明白了。”大哲说。
“如果你用空气建一个房子,你能做到么?你可以说能也可以说不能,因为空气无处不在,看不见摸不着。水也是,水生万物,存在于万物,是万物,也是无物。从这一点上来看,圣水非水,瑶池也非池。”

第五百二十章 白马之说(上)
我的话音刚落,阿罗的声音就在不远处传来,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这瑶池圣殿的侧面,就在东边的墙角处似乎有什么发现。
“这里,这里有一块石碑,不过写的这文字我认不出,你们来看看,这是个什么碑文?”阿罗说。
我们大家凑过去一看,果然在宫殿的东边墙角,立了一块石碑,云希明凑上去,把上面的文字逐一读了出来。“瑶池,西王母仙居,既为居,必有所,故瑶池,居所名号也,非池也。”
“什么也啊也的,我古文可不好啊。”大哲说。
“就是说,瑶池是西王母的住处,这瑶池两个字其实是这个住所的名字,不是一个水池子的意思。”云希明解释说。
“阴阴,还真叫你说对了,这个左慈就是这个意思,瑶池非池。”闵澜说。
“意思虽然是这个意思,但是目的却让人觉得奇怪。首先他应该也并不知道瑶池到底长得什么样子,这瑶池,凌霄宝殿,全都是他按照自己的想象建造的,为何他却如此解释一番。此外,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必要立一块石碑在这里昭告,破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我说。
“确实是,但是还有一点,你觉不觉得,他的这句瑶池非池,有没有点像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一说?”云希明说。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点像。”我说。
“什么白马说?我只听过马说,就是那个千里马和伯乐的那个,你们说的是那个么?”大哲问。
“当然不是。”云希明说,然后他眼珠一转。又有了鬼主意,“胖子我问你,白马是不是马?可以说白马与马不同吗?”
大哲愣了一下。“白马当然也是马,不过你说有区别也没错。”
“我却觉得不对。白马不是马。马,是对事物形状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颜色方面的规定,对颜色方面的规定与对形状方面的规定性,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这是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因此白马与马也是不同的喽。”云希明说。
“你这是什么歪理邪说,那我问你。如果你有一匹白马,我问你,你有没有马,你就不可以说是没有马,对吧。既然不可以说是没有马,那么白马不就是马了?既然有白马称为有马,那么为什么白色的马就不是马呢?”大哲竟然能想到这个层面已经不错了,然而他却正中了云希明的下怀。
“如果你要求得到马,那么不管是黄马还是黑马都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如果你要求得到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假使白马就是马。那么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便完全一样了,如果所要求得到的是一样的话,那么白马与马自然就没有区别。但是,如果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没有区别,那么,为什么你有黄马、黑马时可以答应有马而不可以答应有白马呢?既然可以答应有马而不可以答应有白马。这就明显地说明你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样一匹黄马或黑马可以答应有马,而不可以答应有白马。这就是说明原来白马是马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所以,白马区别于马,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理。”云希明说。
“我都被你绕糊涂了,咱们理一理哈。”大哲说。“照你的意思看来,马有了颜色就不同于马了。可是世界上没有无颜色的马。那么,能说世界上有颜色的马都不算是马了吗?”大哲问。
“马本来有颜色。所以有白马。假使马没有颜色,就只有马而已,怎能称它为白马?但是,规定马是白色的马就与马有区别了。所谓白马,是马限定于白色的,限定于白色的马自然与马是有区别的,所以说白马非马,没有错啊。”云希明笑着说,“马,是不受白色限定的马;白,是不受马限定的白。把白与马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而相与限定,变成一个新的概念来称呼受了限定的概念,这当然是不可以的。所以,如果你认为白马非马,是不对的。那么照你看来,有白马就是有马,但是,能够说有白马就是有黄马了吗?”
“当然不可以那样说。”大哲说。
“你看,你既然承认了马区别于黄马,就是把黄马与马区别开来了,这就是说黄马非马了;既然把黄马与马区别开来,反而要把白马与马等同起来,这不就是叫飞鸟沉到水里飞翔而让棺与椁各在西东那样好笑吗?胖子你这是十足的逻辑混乱啊。”云希明说,“认为有白马不能说是没有马,这是不去考虑白马而就马形来说的。但是,白马却是与马相结合而不能分开的概念,因此,作为白马的概念不能称为马。所以,称为马的,仅仅是以马形而称为马,而不能以白马称为马。因此,称为马的概念,是不能作为任何一匹具体有色之马的概念的。限定于具体事物的白色是与抽象的、一般的白有区别的。同样的理由,马,是不限定于哪一种颜色的,所以,黄马、黑马都可以算数;白马,只限定于白色的马,黄马、黑马都因具有与白马不同的颜色而不能算数。所以仅仅只有白马才能算数。不加限定的概念与加以限定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所以说白马与马是有区别的。我这么说对吧?”云希明继续胡搅蛮缠。
“按照你这么说的话,这白马,真的还就不是马了?”大哲说,“奇了怪了,我明明心里跟明镜似得,怎么你这么一说,我就被带跑了呢。”
“怎么样,服了吧。”云希明嘚瑟的说。
“你是怎么做到的。”大哲不明就里的问。
“不是我做到的,这是古代人做到的。”云希明说。
“我来解释吧,这是一段诡辩,出自公孙龙,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白马论。”我说。
“这个公孙龙我是谁啊?”大哲问。
“这个公孙龙,传说字子秉,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14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至今只残留6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是离坚白学派的主要代表。与他齐名的是另一位名家叫做惠施,也很有名气。”我说。
“据说当时赵国一带的马匹流行烈性传染病,导致大批战马死亡。秦国战马很多,为了严防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国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关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反问:我公孙龙是龙吗?关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按规定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公孙龙于是娓娓道来,说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其他颜色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说白马就不是马。关吏越听越茫然,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搅得晕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我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