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湘信有鬼 > 第193节 >

第193节


后来我感觉到,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感觉到了这种关系的脆弱。因为乡里不要说表亲或者堂亲,就是亲兄弟之间因为蝇头小利反目的都不少。大家淡化了永蕙和我某个表亲牵连的话头,一来是永蕙逐渐长大,二来确实也是牛家在旁观我家对他们是否继续依旧。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家庭生活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拉开。虽然几次运动对我家造成过巨大冲击,但是良好资源和文化的氛围,还是让我家和乡民的生活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牛家似乎再次找到了由头,牛永祯在我父亲的介绍下,获得了村里学习驾驶的机会之后,他们再次通过小小的永蕙来亲近两家之间的关系。
对于永蕙比我大,牛家没有思考过这一点。因为不管是我家怎么帮助牛家,或者牛家的某个子弟,这就是牛家上下子弟因由的人,心里最大的想法。要说永蕙自己的话,可能她还根本就不知道这种因果。尤其是不管我父亲是看重她,给她找个某个工作也好,还是我长大对永蕙认可也罢,牛家其实一点都没有在意,他们需要的是和我家荣辱与共。
他们在意的是我爷爷奶奶对于永蕙的感觉,以及对牛家几十年来的认同。后来我想到这可能和老令婆的教育有关。虽然如今牛家很多子弟都不和我家接触,但是跟在老令婆身边的后代,还是无不透露着应有的亲近。只有如今我父母对于永蕙的接受程度,可能会影响到永蕙的将来。
当然我更加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不管牛家有没有考虑到永蕙以后的婚事,在他们看来很简单,不管我和永蕙以后会走到哪一步,至少我和永蕙的亲近超出了姐弟甚至一般亲人。这事让我爷爷奶奶看着,让我父母明确知道,对于永蕙和牛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因为他们不但了解我的父亲,更加了解我的爷爷和奶奶。
当然,这也不是牛家利用我们家,而是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里,依靠一个有着社会基础的家庭,这是所有人最基本的本能,何况牛家和我家几十年的感情。不说他们有这个想法,只要我家有这个能力,家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帮助他们。
这个时候我没有丝毫的感觉和永蕙一起有什么不妥,甚至感觉到和她一起而高兴。牛家给我亲近的感觉,甚至超出了外家那亲戚的感觉。我们嬉笑了一阵,似乎忘了昨晚的惊恐,那一切好像只是做了一个梦而已。直到我们鼻子里传来周围邻居早饭的香味,永蕙才慌张的又给我找出来一对很长的棉袜穿上。
然后我们收拾了一下房间的东西,在确定没有什么疏忽,外面动静稍小一些之后,她带着我出门去她家这边。
外面似乎没有看到多少人,因为很多人要吃早餐之后才出门拜年,所以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守在家里吃东西。这倒是避免了我们碰到人的尴尬,因为老人对于拜年的方位都有讲究的,新年看到第一眼如果不给拜年,那更是一种极大的失礼和不敬。
我们一溜烟一般的往牛家来了,不过永蕙走的比较慢,这让我有些惊讶的看着她。可能在我看向她的时候,没心没肺的没有表情,这让她脸色晕红的白了我一眼。
我傻傻的笑了她一下,伸手牵住了她的手之后,她居然没有挣开我的手,而是任我拉着往家里去。
我们没有发现的是,在弘政堂的某处,一对眼睛躲在某个地方,看着我们的背影离去若有所思。等我们似乎有所感觉回头看的时候,这对眼睛居然消失了。
“小河,我怎么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有人在看我们?”永蕙心里升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这种感觉是真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一次见到的新版图书
本来按照老令婆的意思,我们吃了饭之后,要跟着牛永祯这些人一起去给邻居拜年,因为牛家这些孩子还要去侍汉堂给老令公拜年的。这个时代里,一家老人不住在一起的现象很多。虽然这时候我不太懂,甚至没有问过别人怎么回事,但是看到的情形多了,自然就不会奇怪了。
乡里过年还是这个时代最热闹的事情,大家没有娱乐甚至没有普遍用电的时代里,走亲戚显然是令人最高兴的。走亲戚自然是走路居多,因为一来没有很好的道路,二来自然是交通工具有限。从初一到初十左右,天天可以看到穿行于乡间串门的人,到处都会响着迎客的鞭炮和笑声。
这个时候大多数亲戚还是亲戚,大家心里还有着血脉的亲情。周围近邻还是近邻,有着比亲朋好友更自然的交往。
乡里的孩子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各种各样好吃的。年轻人更加盼望过年,因为可以呼朋唤友,可以放心大胆的去逛街买东西。
当然,作为每个家庭的主人长辈,也是会盼着过年的。虽然过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但是这个时候可以一家人高高兴兴聚在一起,分享一年的成果,甚至展望新年美好的将来。当然因为平时只有在生日或者红白大事的时候,亲戚之间才会互相走动,自然多了几分牵挂。而到了过年的时候,亲戚之间是必须要走动拜年的。
年轻年少的要主动给老人拜年,晚辈给各家长辈拜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传统。
因为看到他们的到来,自然我便想着跟着他们一起,可以顺便去给我叔爷爷持净公,还有当年弘政堂出来的这些邻居长辈拜年。因为弘扬堂这个小村子几乎是唐家的天下,人家说弘扬堂的人都是自家人。真正五代以内都是血亲,所以严格说起来的话,我应该去给村里这些绝大多数的唐姓人拜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人嘴里当初唐家的盛况,如今显然有些不复从前。不过到了现在这个社会,老人逐渐都不计较形式了。平时不是本房至亲的血脉,大家一般见面作揖问候就好。只有没有超出五服的至亲,大家才会坐下来相互恭喜,吃饭喝酒茶食聚会,甚至聊聊当年祖宗的老往事。
不过这边我们大家还没有出门的时候,人家拜年的倒是先上门来了,因为有些人显然比我们早很多。看到大家一团和气,一改平时的表情,个个脸上都堆着笑容,互相道者恭喜。平时难得一见的人都出动了,看出这个新年大多数人都感觉不错。
我早上胃口还挺好,尤其永蕙给我夹了两块肉我都吃了。进来的人看到我们都在吃饭,大家客客气气的没有不好意思。牛永杉赶紧到门口放鞭炮接着了,比如我小牛、顾经堂叔这些人,大家握手似乎都显得格外的兴奋。这些人早早的都涌到牛家这边来,看到牛三娘娘这边拿出了红枣甜酒,便嘻嘻哈哈的留在了牛家坐起。
牛家匆匆收起了桌上的家伙式,迎接这批最早来祝福的邻居。大家对我似乎没有太多的关注,因为我也没有刻意的涌到前面去。不过看到顾经堂叔瞪着我似笑未笑,我赶忙过来低声给他和小牛堂叔拜年。小牛叔有些少年老成,顾经堂叔看着我似乎也有些亲近。
其余有人看到了也不过微微点头,他们似乎对于我的礼貌不太在意。不知道究竟是他们平时习惯了粗俗,还是装不来文雅的样子,每年到了拜年的时候,看到大家客气的样子,我总是感觉到客气下的应付。
牛家的几个儿子和女儿,年龄和这些年轻人大小又相同,自然话题就会比较多了。男的看看各自从头到脚的穿着,有人还炫耀着自己手腕上的手表;女的自然也看看各自漂亮的衣物发夹,窃窃私语的有着很多话题。
我和他们插不上话,看着他们一阵亲热。不过让我惊讶的却是,叔叔毓园居然带着老屋大院里的一帮人,也浩浩荡荡的杀过来了。鞭炮噼里啪啦的迎住客人,相互道贺的恭喜不绝于耳。叔叔对于牛家多了几分亲切,自然看起来客套多了几分真诚。
因为我家和牛家的关系,老令婆自然拉着叔叔的手,嘱咐他和婶婶小雨中午要过来吃饭。叔叔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很是礼貌的回应着老令婆,不过听那意思他是要去给叔爷爷持净公拜年,然后看看叔爷爷家那边的意思再说。老令婆自然明白这是礼数,她和我奶奶关系再好,叔叔毓园毕竟是叔爷爷持净公的亲侄子。
我对于这些道道倒是没有太理会,但是这个时候的关系倒是理的很顺。看到叔叔和老令婆说了一会儿话,便也过来给他拜年。没有想到他居然准备了一个红包给我,看到我愣愣的样子,他居然低声笑道:“你婶婶昨晚就准备好了的,因为你在这边吃饭,所以想着正好今早给你!”
我有些激动和不好意思,倒不是因为红纸里红包的大小,而是叔叔特意说是婶婶准备的,这让我心里也是有些惊讶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婶婶这个人谈不上好坏,但是在老屋里被人背地里说是个有想法的人。光是她和叔叔两个人成家,两三年没有生小孩这件事,就不知道被村里人嚼舌头多少次了。
乡下人成家一年半载,女方的肚皮如果没有反应的话,是会被人诟病的。但是她好像根本就不在乎,甚至叔叔好像也没有不高兴,这让人很奇怪的。后来我隐隐听说过,说是婶婶小雨泼辣的有一套。曾经在某个时机听到别人的数落,直接的找上门去吵了一架,后来便没有人敢当面说她了。
但是我知道妈妈平时也不招惹她,好像和她保持着应有的距离。住在一个大院里,又是至亲的关系,但是我这个婶婶平时也不太和我妈妈来往。本来小孩是不能问这些东西的,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想到这点,只有等到父亲和妈妈都离开了家里,我才感觉到这事的不同。
不过婶婶和唐遇仙的堂客莲花关系极好,据说两个人有些无话不谈的意思。因为村里都传着弘政堂这边的怪事,那就是大家都神叨叨的说,弘政堂的风水不好,嫁进来的新堂客不怀孕。要说这事最早自然就是唐殿风的堂客向茜菲,后来我婶婶和唐遇仙家的莲花差不多进门,这莲花好像和我婶婶一样,肚皮也一直没有反应。
后来先是向茜菲顶住了村里口舌的压力,跟随唐殿风出门做生意去了,后来终于是有了孩子。然后便是婶婶小雨和莲花这两个人,她们被村里的老人堂客们指责,暗地里称为弘政堂的两个泼辣货堂客,一般人还真不敢和她们口舌。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幼便对这个婶婶,甚至那股莲花有些莫名其妙的距离。
叔叔的意思带着我一起去叔爷爷持净公家,老令婆自然是极力赞成。在大家闲聊声里,有些人陆续告退出去拜年,叔叔毓园却带着我和大华久园等这些人,直接往我叔爷爷持净公家来了。小牛叔叔他们本来是要继续拜年的,可能看到叔叔和我们这些人往他家来了,也直接的回家。
最后大家在叔爷爷家里坐了一阵,无非便是喝茶吃糖果。不知道是不是我开年运气特别好,叔奶奶居然也给我准备了红包。大家天南地北的闲聊,叔爷爷问了叔叔今年的准备,叔叔便说过完正月准备建房。叔爷爷沉吟不语了一阵,后来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砌房子是好的,这么大的年纪了,早点带个孩子!”
我不知道叔爷爷忽然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但是叔叔点头应着,还说要等叔爷爷到时候帮忙下屋基。叔爷爷居然又说:“这事先不急,看看大哥什么时候回来,他如果赶在那时候回来的话,倒是可以乘着建房时祭祭祖!”他瞟了我一眼,然后便又看着叔叔说道:“那房子太老旧了,当年的风水被破坏的差不多了,乘早出来是好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太想呆在这里,不过顾经堂叔说有基本新图书的时候,我顿时便来了精神。跟着叔叔又出去拜年了一圈,自然也去了牛爷家里,看到很多人在这边。叔叔似乎有意在这边多待一会儿,我因为挂念顾经堂叔说的几本书,便跟着他回来叔爷爷家这边。
顾经堂叔显然很宝贝这几本书,不愿意让我独自带走,没有办法只好在这边翻看。当我第一次看到《霍元甲》和《大刀王五》的时候,我简直就是惊呆了,因为这种画风和内容的图书以前哪里见过。最后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午留在了叔爷爷家这边吃饭。中午满满堂堂的坐了两桌,我心里却全是图书上的画面。
吃完饭之后,又看了一遍图书,看到画面上那神采奕奕的画面,和生动的真人搏击情形,我心里忽然想到了骆伯伯教的慢拳,还有他和龙师傅交手时的情形,我心里忽然有了一些小小的激动。(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一次见到的布娃娃
回到牛家的时候,我心里还在念念不忘那两本图书。如果不是叔爷爷家的人要出去拜年,我估计这次已经很久不看连环画的我,依旧会反复的翻看那精彩的画面。
牛家只有牛三娘娘和老令婆在,永蕙她们一起去了侍汉堂那边,光是从弘扬堂到侍汉堂的距离,据说他们是要很晚才能回来。他们牛家几乎每年都是这个模式,因为那边还有老人老令公和牛赤水的兄弟姐妹,对于这事我倒是没有什么奇怪。
不过想到永蕙这一路要去侍汉堂,必然是要经过中间遥巨村和向家村的,心里自然有些小小的波动。
其实对于这种长距离的走亲戚,以前我是有些小兴奋的,因为其中的乐趣不仅仅限于一些好吃的。对于年幼时的我来说,更多的是享受陌生环境里,人家对自己的客气,还有那种受到额外照顾的虚荣!
不过我自己也不知道的是,如今这种令人向往的窜门,对于我来说却是有些犯难和忐忑的。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或者是因为我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什么样的改变,或者是身边环境的潜移默化,这个时候就是我自己暂时都理不清。
但是我忽然想到一副场景,向家村过去侍汉堂的黑虎山,据说那边和百丈崖一样,也有一个通往地底下的岩洞。上次陪着骆伯伯追击彭师傅,他就和我隐隐透露过一些,从弘扬堂的后山岩洞穿行,是可以通往黑虎山那边的。
当时的我虽然参与了追击,但是后来对于那件事情真正桥段的冒险,我却是没有份见识到。可是单纯凭着我当时救沈素的行为,虽然有些东西不能对人言,却也在事后吓得我魂不附体。当然其中包含了有醒悟,和自己不知所谓的胆大包天,也有思虑了一些事后结局带来的后果。
偏偏骆伯伯的说法是助人,我也坚信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可是偶尔在心里想起来的时候,却有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想法。对于这些惊心动魄的事情,我还真没有那个胆量去冒险。这个时候在我心里留下的都是美好,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还有那条清澈的小溪,当然还有一个窈窕美好的身影。
牛三娘娘似乎有忙不完的活计,中午可能招待了不少客人,正在厨房里洗刷着碗盘筷箸。而牛家最年长的老令婆,则坐在堂屋的火桶边烤火。看到我回来没有什么异样,含笑告诉我说刚刚我几个舅舅来过这边拜年。